人文初祖黄帝 问祖寻根黄帝陵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118岁)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亦号有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因崇尚土地,而土地又呈黄色,故称黄帝。 黄帝15岁被拥戴为部落首领,37岁成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一生经历52战,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远古战争。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人类文明从此开始。

轩辕黄帝的功绩,文化方面:推算历法,播五谷,兴文字(仓颉造字),作干支(农历沿用至今),创医学(作《黄帝内经》)等;精神文明方面: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祠庙、占卜等;物质文明方面:田亩制、耕作制、纺织、制陶、建筑、冶炼、舟车、兵械、日常生活诸方面等;政治文明方面:建立古国体制,全国分九州;设置官司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提出以德治国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告别浑沌,开启文明奠定了基础。后世遵称轩辕黄帝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

涿鹿之战

黄帝居五帝之首。古代文献记载三皇五帝,说法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皇:伏義、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巜史记》五帝有记载,三皇未记载。

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子孙相承1520年。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三,即上巳节。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史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4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现如今,每年仍有祭祀黄帝的典礼,主要是黄帝陵公祭大典和新郑拜祖大典。

陕西黄陵公祭黄帝陵

公祭黄帝一是有利于增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二是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三是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四是有利于培育民族和时代精神。 总之,我们今天公祭炎帝、黄帝,不是曾经有人所说的是一种宗教信仰活动,更不是一种敬神的封建迷信活动;也不是个别地方政府仅仅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气,拉动旅游,而是有着深刻地内涵和价值。它不仅对增强民族、国家认同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民族和时代精神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