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正的死因不是脑后有反骨,而是在诸葛亮北伐献了一条奇计

在三国里,蜀国的名将魏延是一位悲情人物,他身怀绝技、勇冠三军,是一位不可得的良将,非但在生前得不到重用,而且还死的很悲惨,死于内部的争斗。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北)人。他原是刘备在荆州时的私人部曲,后来跟随刘备进川。在西取蜀川、北定汉中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深得刘备的赞赏,被破格提升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魏延有武勇、有韬略,最能说明其军事才能的是他提出的智取长安的策略。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召集诸将会议,魏延献策,由他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袭长安。当时镇守长安的是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林。魏延说:“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成阳以西可定矣。”

这一奇谋良策却被诸葛亮给拒绝了,原因只有三个字:太冒险。于是还是按部就班的从自己预定的计划“安从坦道”,西出祁山伐魏。后来许多军事家从当时敌对双方的军事实力分析,认为魏延的策略是可行的。因为蜀汉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均不及曹魏,倘不用奇谋良策实行奇袭,而“安从坦道”,依法进兵,势必旷日持久,师老淹留。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就是因为不懂应变将略,出奇制胜。

很显然,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尤其在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名将相继谢世后,可用的名将只剩了魏延,所以诸葛亮病危之时,众将私下都以为魏延必当以代亮。可见魏延当时在才能方面,被公认为是可以成为接替诸葛亮的人。

然而魏延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性矜高。在平常生活中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丞相长史杨仪。两人的关系“有如水火”。

杨仪是投奔刘备以后,积极为刘备出谋献策,得到刘备的信任。在刘备为汉中王时,被提拔为尚书。但这人生性狷狭,喜欢公报私仇,他借口魏延不听请発之造遗令,杀了魏延。

当时无论从资历、威望或武功谋略而言,魏延全部胜过杨仪。杨仪节督全军而要他听命于杨仪时,魏延不服了,他自特有才不服杨仪。由此而导致的魏延率军南归,烧绝阁道,充其量也只是与杨仪之间的内证,而非率军投敌的反叛。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问题。而杨仪则把它混淆起来,把不服杨仪指挥说成是反叛朝廷。

为什么《三国演义》要把杨、魏之间的矛盾冲突演变成杨仪奉诸葛亮之遗命,以魏延脑后有反骨为由,而采用智杀的方式杀了魏延呢?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在熟读《三国志》的基础上撰写小说的。他笔下的人物,尽管有些情节是虚构的,有些细节是增添的,但大多仍能在史料来源上或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上,找到根据。他写魏延时为什么要让诸葛亮参与杨魏之争呢?其原因是诸葛亮确实参与了杨、魏之争,尽管他没有布置过追杀魏延的命令。

要知道杨、魏的矛盾不始于一朝一夕,作为主帅属下的两位文武大臣有了矛盾,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对于相处十数载的部下的性格不会不了解。从他对后事的安排中也可以看到,他是知道魏延不会听从杨仪的。

要知道在当时蜀汉阵营中,无论是资历、威望或武功、谋略方面,魏延都高于杨仪。他把各方面都不如魏延的杨仪放在魏延之上,不是激化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吗?

原因很简单,就是诸葛亮并不信任魏延,他信任的是杨仪。在杨、魏的权力之争中,他偏向杨仪。

诸葛亮何以厚此薄彼?史料记载虽属片言只字,却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正是因为初出祁山时魏延献策未遂,脑后并没有反骨的魏延口出怨言因而得罪了主帅,从此被排除在领导核心之外,因此提拔重用、嘱托后事都没有他的份了。

诸葛亮会用人,但也有缺点。这缺点就是过于严格、求全责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至少在魏延的问题上,诸葛亮因为某种偏见而做了欠妥当的处理。诸葛亮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自己尸骨未寒便祸起萧墙,内部的自相残杀,毁灭了蜀中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

但公道自在人心,魏延死后,蜀国丞相蒋琬建议将魏延礼葬在汉中右马堰,并为之建基。据《南郑县志》载:墓志有“蒋琬原其本意,但欲杀杨仪,不便背叛”之语。可惜年代久远,石马之遗迹已不复存在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