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大石窟,中国最著名的其他几个石窟!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炳灵寺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原共有洞窟83个,现存的57个中,有壁画的为40个,其中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万安禅院石窟

万安禅院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乡峪村西。又名双龙石窟、石空寺,最早建于唐朝,内有1座大型洞窟,保存于洞窟内的大小造像千余尊,雕刻精致、形态各异、神奇灵秀,是中国佛教石窟群中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石窟,便是龙游石窟。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千佛岩

千佛岩位于栖霞山纱帽峰到紫盆峰西的岩壁上。佛像现存515尊,佛龛294个,号称千佛岩。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数丈,小仅盈寸,造型精美。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其后齐梁两朝贵族竞相捐资凿石造佛。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