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在位6年后世千年称颂,无人指责

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个大王朝,五十几个小王朝,加上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历史上这几百名皇帝有些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有些甚至名不见经传,而有的却建立了不朽功勋。秦始皇统一天下,但性格残暴;汉武帝开辟辽阔的疆域,晚年却穷兵黩武,沉迷女色;唐太宗开创盛世,但是背有弑兄夺位的骂名。从中很难很难找出一个完美的皇帝,很难找出但不代表没有,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还真有一位完美没有骂名的皇帝,他就是周世宗柴荣。

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皇帝,史称周世宗, 公元954年称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15岁就开始从军,24岁就已经拜将,33岁已经称帝,柴荣一生精明强干,提倡节约简朴,在位期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但成绩斐然,后世千年来至今没人批评过他,在史书记载上也是赞扬其功绩的,堪称史上最好的皇帝。

柴荣曾在6年不到的时间里五次领兵出征北汉,而且亲自上阵挫败北汉,转战后蜀,并打败后蜀,从而收回陇右4州,又从南唐抢来淮南14州,极大地削弱了南方最强两个割据,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位短短的6年间,柴荣清吏治,选人才,修订刑律和历法,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作作样子。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在位时,柴荣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于休养生息。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

柴荣在位期间,很多人为了逃避税收,出家当和尚,将寺庙作为避难所,但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国家的开支和劳动力的流失,柴荣于是开展了灭佛运动。柴荣的灭佛不硬逼僧人还俗,而是男女志愿出家。实际上柴荣的灭佛就是打击那些逃避劳动和税收而选择出家的人,真正向往佛文化的人并没有强加阻止。后世的夸大成了柴荣让人诟病地方的原因。

周世宗柴荣做好了扫平天下、开创盛世的一切准备,却英年早逝、功败垂成;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赵匡胤能用20年统一中原,离不开柴荣打下的基础,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也是当之无愧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