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虽有张良、陈平之智,却有一策颇有商榷之处

文|小河对岸

汉末三国时期谋士如云,但论智谋之深,可以说鲜有人能出贾诩之右。贾诩为凉州姑臧人,其尚未出道,就被阎忠赞许有(张)良、(陈)平之奇(智谋)。贾诩曾被氐族叛军所俘,却因冒认太尉段颎之甥得以生还。董卓被杀之后,凉州军乱,李傕、郭汜等已打算遣散军队,而各自潜归故里。是贾诩对李傕、郭汜等人晓以利害,劝他们整顿兵马,反攻长安。从而杀死司徒王允,而替“董贼”也复了仇。

其后,贾诩又经辗转而成为了张绣的谋主。张绣对贾诩甚为礼遇与恭谨,史载:..(贾)诩遂往(南阳),(张)绣执子孙礼。贾诩也为张绣献策,助张绣击败了曹操。在曹操与袁绍官渡相持之际,袁绍派人招纳张绣,贾诩却力劝张绣降曹。赤壁之战前,贾诩曾劝阻过曹操,但曹操未能听从,以致有赤壁之败。后来,贾诩又出计策离间马超、韩遂,以助曹操平定西凉。曹丕与曹植的“世子之争”,贾诩又为曹丕确立了储子之位。

贾诩最能洞悉他人的心思,凡事皆明,行事又极为低调。据《三国志·贾诩传》载:(贾)诩自以非太祖(曹操)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陈寿也评价道: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但是,我们根据张绣的最终遭遇来看,贾诩劝张绣降曹未必能算得计。贾诩劝张绣降曹,其理由是:1)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2)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3)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

从短期来看,贾诩的决策是明智的。据《三国志·张绣传》载: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但是,据《魏略》载:..五官将(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而张绣之子张泉,也因被牵涉魏讽谋反案被诛杀,封国被除。张泉被卷入魏讽谋反案,有一种可能是曹丕为报复张绣,而让人诬陷张泉参与谋反。另一种可能,张泉在曹魏宇下战战兢兢,故而铤而走险。

如果当初张绣没有听纳贾诩之策降曹,而选择与曹魏对抗到底。其后,即便投靠刘备、孙权等等,其下场也绝不至於如此。故而,从长远来看,贾诩劝张绣降曹之策,颇有商量之处。以贾诩对人心之洞悉,按理应该会算到,张绣与曹魏有杀亲不解之仇,即便曹魏暂时善待,张绣也难自处。天下未定之时,曹魏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但随着曹氏天下的稳固,按人情也很有可能会秋后算账。如果不是贾诩漏算,那么就是贾诩把张绣给卖了,换了自己的富贵。

参考史籍:《三国志》等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