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均等的交换——用一座城池换一名囚犯 国君称:换的值

自古以来人们在物品交换中都讲究物有所值,赔本儿的生意没人会干。但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几朵特别的浪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次看似赔本儿的买卖——用一座城池换一名普通的囚犯。

等价交换

做这次生意的人是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卫嗣君。那是不是卫国地大物博,不差一座城池呢?答案是否定的。卫国只是战国时期一个很小的国家,到卫嗣君时只占据濮阳一地。是什么原因让卫嗣君进行了这次特殊交易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卫嗣君执政期间,有一个卫国人犯了罪,被罚做苦役。后来,这个苦役犯逃到了魏国,因为懂得医术,就给魏国王后治病。

卫嗣君听到这件事后,就专门派出使者出使魏国,提出要用五十金换回这名苦役犯。这样优厚的条件,换做一般人也就答应了。但是魏王财大气粗,没拿这些钱当回事,不答应放人。卫国使者反复五次请求魏王,魏王仍旧不肯答应。

卫嗣君见用钱换不回这名囚犯,就打算用左氏城去和魏王交换。卫国的大臣们闻听都大吃一惊,纷纷劝谏道:“用价值不菲的土地,换回一个小小的囚犯,恐怕不值得吧?”卫嗣君看到大臣们惊慌失措的模样,微微一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治理国家不忽略小事,就不会有大乱子。如果法度不建立,当杀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是无用的。法度严明,违法必究,失去十个左氏城,也终无大害。”大臣们听到这番话,认为很有道理,就按照卫嗣君的吩咐去做。

古代繁华的城市

当魏王听到卫嗣君要用一座城池换这名囚犯时,惊诧之余也赞叹卫嗣君的做法。楚王感叹道:“卫嗣君的愿望是管理好国家,我如果不满足他恐怕会不吉利。”于是就用车把逃犯送回卫国,并未要求报偿。

作为一国之君的卫嗣君,有着高明的管理方法。他不看重一城一地之得失,而重视制度的建立和维护,这难道不是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学习的吗?对这次并未成行的交换,各位看官大人你们怎么看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