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16世纪后骑兵盔甲越来越少,原因竟是轮燧枪让骑枪大规模下岗

盔甲一度是重骑兵最重要的开支,在16世纪的欧洲大陆一副最普通的骑兵铠甲也需要40到50先令,为了保护自己价值上百先令得马匹,一些土豪些的重骑兵还要给马匹也套上价值更昂贵的马甲。但到了16世纪中期以后,骑兵的盔甲开始大规模缩水,战争成本一路走低,这让佣兵队伍中的骑兵数量猛增(佣兵需要自备个人武器和盔甲,骑兵佣兵的工资至少是步兵的一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轮燧枪的普及。

在火绳枪时代,由于马上奔驰操作火绳枪十分危险,火绳枪骑兵只能进行停止射击。16世纪上半叶轮燧枪开始出现,它的原理原理类似于打火机,内有一个带弹簧的钢轮,枪手可以用板手上紧弹簧,转动的轮子撞击黄铁矿石或燧石,向火药池发射出火花点燃火药,最后把子弹发射出去。它的价格是火绳枪的三倍,还需要经常请工匠维修,这让普通士兵无力承担。因此一开始是贵族们打猎、摆阔的工具,只有极少数佣兵长官们会添置一些交给自己手下的神枪手。

轮燧手枪的价格是一把10先令,这个价格在骑兵看来很划得来,因为他们一套盔甲就价值50先令。骑兵使用轮燧手枪时可以先将枪机上紧发条,放在手枪皮套里待用,还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握着缰绳,大大简化了马背上射击的难度。

轮燧手枪在在9米的距离上精准度很高,在18米处的射击真人大小目标时命中率在80%,到40米有效射击范围外只能达到10%。对于骑兵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武器了,因为它已经能媲美骑射的有效距离。一般来说当时的骑兵要携带3到4把轮燧手枪,在作战时可以在20米左右的距离拿枪对敌人实行打击,杀伤距离远远超过了骑兵和步兵长枪。在射击敌人后,他们会立刻拨转马头撤退,和敌人保持距离。就算敌人骑兵举着追击长枪追击,他们也可以用备用的轮燧手枪进行多轮射击。

德意志南部诞生的“黑衫骑士”成了手枪骑兵战术的先行者,他们以300-400人的连队进行集团冲锋,冲锋时排成20-30排的紧密横队。他们前排的骑兵开火后,向两侧分开,退到阵列后方重新装填弹药,紧跟后面的几列骑手用手枪射击后,也退到后面再次装弹,轮换往复,形成了持续火力。

手枪骑兵战术在火药和机械技术发达的西欧各国很快流行起来,佣兵们不再练习马上长枪技术。波兰的翼骑兵固执地坚守着长矛冲锋战术,由于他们的空心长矛是容易折断的一次性武器,他们在冲锋时也经常使用轮燧手枪。

轮燧手枪连环射击战术需要十分平整的土地,在山地作战中这种战术就非常不好使。在1574 年的穆克海德会战中,荷兰的手枪骑兵打完了他们的手枪弹后,遇到了一群手持长矛的老式西班牙骑兵,被“堂吉诃德”们暴打。在1590年的法国内战中,亨利四世的长矛骑兵也不顾伤亡击败了对手的手枪骑兵。轮燧枪的发展让骑兵中长矛骑兵的数量大减,骑兵们也不需要沉重的铠甲,他们只需要头盔和胸甲就行,因此造成了骑兵全面减负的效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