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千古战神!仅用几千人完胜42万大军,还创立200年的王朝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绩不胜枚举,但没有那一场战役能和“昆阳之战”相比,因为昆阳之战不仅仅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东汉崛起的基础,就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一样,其历史意义深远。

其中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顾炎武用了“顿使何宇平”这句话来肯定了这场战役的意义,各位看官试想,如果不是刘秀以少胜多,彻底粉碎了王莽的主力军,那么王莽的新朝军队与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西汉刘氏王侯的旧势力会互相厮杀到猴年马月呢?是不是如同东汉末年,三国混战一样,打起来没个头了!

昆阳之战,不仅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打的很精彩。话说王莽篡汉后,对刘氏王侯打压很厉害,很多王侯被降了爵位,甚至成为庶民。利益受到损害的刘氏王侯心里憋着一把火,一直在等待机会,心急的立刻拥兵起义,但很快就被王莽的军队打压下去了。如果只是刘氏王侯的旧势力与王莽对抗,那么新朝应该不会那么快就完蛋。

王莽做了皇帝后,原本臣服西汉的各藩属国一看汉朝改名换姓了,于是不再臣服了,纷纷与新朝兵戎相见,新朝边疆各地战乱不止。王莽为了镇压各藩属国,于是派大军四处征伐,为了防止藩属国降而复反,王莽还让几十万大军屯驻边疆,征调各地百姓为边疆驻军输送粮草。由于新朝连年用兵,消耗巨大,导致国库空虚,百姓的徭役不堪重负,再加上新朝地方官趁机剥削,导致底层百姓没了活路,于是纷纷揭竿而起,上山做了盗贼,与官府军誓死抵抗。

新朝末年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最出名的就是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赤眉军是以樊崇为领导的农民军,以山东泰山为根据地,活动于北方各郡,与新朝政府军对抗。由于赤眉军大多是农民,所以基本不识字,靠口头传令为主,不过模大、人数多,在王莽派大军镇压前就已经发展到了10万以上的数量,后期更是发展到几十万人。

绿林军是湖北一带的起义军,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王匡、王凤为领导的一支近万人的农民队伍,这支队伍规模虽小,但他们意识超前,拥立了刘氏后裔刘玄为帝,建立更始政权。绿林军走出绿林山,拥立刘玄为帝后,周边的起义军、刘氏没落王室纷纷前来投靠,更始军的规模逐渐壮大了一些,不过和赤眉军比还是相差很大。

由于赤眉军规模大,发展迅速,王莽让儿子和廉丹带领十万精兵,前去镇压赤眉军;对于南方的绿林军王莽很不在意,只是让严尤、陈茂自行招募兵丁,前去镇压。廉丹正和赤眉军打的难解难分之时,南方的绿林军拥立了刘玄为帝,建立更始政权,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将军。

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縯带走了大部分精兵去攻打宛城,意欲拿下宛城作为更始政权的根据地,王匡、王凤、刘秀等人带领几千人攻打宛城周边的昆阳、定陵、鄢城等地。当王莽听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后,才意识到南方的起义军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对新朝政权有覆灭性的威胁。此时,王莽赶紧把镇压赤眉军的主力调往南方,并且特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征调沿途各郡县的兵丁,火速赶往南方,限期到洛阳集合。

王邑和王寻赶往洛阳后,已经集聚了42万大军,再加上严尤、陈茂自行招募的两三万人,和运送粮草的兵丁、百姓号称百万。王莽为了壮大声势,还让巨人巨毋霸带领上林苑的老虎、狮子、大象等各种野兽,一起奔赴战场助威。四十多万大军,遮天蔽日的在洛阳附近集合,声势浩大。

王匡、王凤等人自起义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看到后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躲进昆阳城。面对城外的四十多万大军,王匡、王凤等人束手无策,纷纷表示要解散,继续回到山林中,各自为战。此时只有刘秀淡定自如,给大家分析说:如今我们只有不到一万的人吗,敌人有四十多万,如果弃城逃跑,那么对方就会各个击破,我们都会完蛋!而且刘縯还在攻打宛城,还没攻下,这种情况下他也没办法来解救我们,现在我们只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攻打敌人,才有生还的可能。“

正说话间,有人报告说,王莽大军已经开赴昆阳城,四十多万大军就在眼前了。众人一想也是如此,跑是没的跑了,只能按刘秀说的办了,大家齐心协力,靠着昆阳城坚守。昆阳城虽然坚实,但城内兵马少,粮草也少,死守顶多也就是十多天,刘秀又建议大家,一部分人冲出去募集人马,找救兵。但王匡、王凤不敢出城,最终刘秀带领十二骑趁着月高天黑冲出城南门去募集兵丁。

刘秀带领着十二骑出城后,第二天早上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就开始攻城,霎时昆阳城内箭如雨下,百姓去打个水都要背着门板遮挡。打了几天,王匡、王凤就撑不住了,于是向王莽军投降,但是王莽派去的统帅王邑不接受对方的投降,他一定要打个痛快。严尤献计要网开一面,给昆阳城留下一个缺口,这样才好迅速拿下此城,王邑又不听,对众人说:“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

王邑仗着人多,一定要屠城,所以不准昆阳城的守兵投降,也不能走漏一个,如此一来,昆阳城内的守兵见投降无望,只能拼死坚守了。王邑以为人多很快就能拿下昆阳城,不料昆阳城内的守兵众志成城,王邑接连攻了十天都没攻下。此时,刘秀带领十二骑去周边郡县招募了八九千人,也赶到了昆阳城外。

但兵丁见王莽势大,都有胆怯之意,刘秀见此状,便自己带领1000先锋队,首先去王邑阵前挑战。王邑见刘秀就那么点人,很是看不上,于是也派了一千人去应付刘秀,不让刘秀靠近大队伍就好了。王邑为了防止刘秀打游击的散兵骚扰他的大军,造成混乱,下了军令,100多个军营要各自坚守,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战,违令者斩。王邑想着,只要自己不乱了阵脚,就刘秀那么几千人随他怎么折腾,不打扰自己屠昆阳城就可以。

王邑的100多个军营各自坚守,正好给了刘秀各个击破的机会,不然任凭刘秀怎么厉害,40多万人打过来,他那几千人就是踩也被踩死了。刘秀为了更进一步的鼓舞士气,带领敢死队冲破王邑军的防线,杀到昆阳城下,投递宛城已破,刘縯大军即将前来解围的书信。想着激励昆阳城内的守兵里应外合,杀出来和自己一起攻打王莽大军,但由于王匡、王凤胆小,始终不敢出来助战。不过刘秀故意把宛城已破的书信丢落到王邑军中,使得王邑军心不稳,人心浮动。

话说擒贼擒王,刘秀看到机会来了,于是组织了3000敢死队,亲自带领着杀进统帅王寻、王邑的军营。众人见刘秀奋不顾身,于是都跟着厮杀进去,个个以一当十,把王邑、王寻的帅帐打的一片混乱,危急之时,王寻一出来吆喝,反被刘秀军认出他就是统帅,于是一股脑的朝他砍去,顿时死于众人刀下。由于之前王邑下过军令,各个大营没有他的命令不准出战,所以刘秀军砍杀王寻、王邑时,其他军营就坐着看,袖手旁观,使得刘秀捡了个大便宜。

王寻死后,王邑惊慌失措,拔腿就跑,众人一看统帅一个死了,一个跑了,于是一哄而散,也都跟着跑了。此时巨人巨毋霸看不下了,想着刘秀几千人把四十几万的军营搞得天翻地覆,于是驱赶猛兽朝着刘秀杀去,刘秀军一看来了一个巨人,还有各种猛兽,于是纷纷倒退,意欲撤军。正在此时,天雷炸响,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声声振聋发聩的雷声、亮眼的闪电吓得那些野兽调转了方向,反冲向巨毋霸,巨毋霸身高两米三,腰围十围,但也抵挡不住狮子、大象发疯似的冲击,结果巨毋霸被野兽冲撞到了滍水,掉到水里不知漂向何方去了?

王邑四十多万大军溃败,慌不择路,掉到水里淹死的人,塞得滍川几乎断流,王邑骑着马,踩着尸体得以度过滍川,暂时保住了一条命。王邑败走后,沿途丢弃的辎重,刘秀搬了一个月都没搬完,最后一把火给烧了。昆阳之战胜利后,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汉光武帝刘秀创建的东汉崛起,最终传了八世十四帝,将近200年。

虽然后来史学家统计说昆阳之战,汉军人数是一万七左右,但是昆阳城内的一万人并且有出来,在城外打击42万大军的只是刘秀的几千人而已,王寻死后,王邑败走,城内的更始军才出来跟着威风了一把而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