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活到1996年,成为一部“活历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见他

公元1912年,在获得了清朝优待条件后,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了。清朝灭亡后,溥仪等人暂时居住在紫禁城内,但大批的宫女、太监被遣送出宫,其中不少人都流落街头,为一日三餐发愁!

尽管溥仪退位了,但封建主义的幽灵仍然游荡在神州大地上,不少穷人家仍然盼望着紫禁城内的溥仪对他们发出诏令,让他们有机会服侍皇帝,并解决一日三餐的难题,例如孙耀庭家。

孙耀庭,1902年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区,一家六口人只有七分地,家里十分的贫困。因为父亲给村里一个私塾教师种地,母亲专门为他做饭,年幼的孙耀庭也因此有机会读了四年书,而且不用交学费。

不过,这种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其父母沦为了乞丐,孙耀庭也因此失学了。为了能够活下去,孙耀庭的父母早就想把他送进宫里当太监,但却碰上溥仪退位了,这让他们倍感忧伤!

不久,在紫禁城里面的溥仪感觉有必要增加太监、婢女的人数,便不顾民国的禁令,向民间发出了征集太监、婢女的“诏书”,这又燃起了孙家的希望。

1916年,15岁的孙耀庭托人介绍之后终于当上了太监,去了原清朝载涛贝勒那里当差。很快,孙耀庭就适应了宫里面阿谀奉承的生活,并认识了不少有权有势的太监,走了多次运,先是去了司房工作,后来又被提拔到婉容手下当差。

然而,在1924年的时候,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孙耀庭离开皇宫后,曾在摄政王载沣家里继续伺候婉容,但因后来婉容去找溥仪了,孙耀庭便回家了,结束了他的太监生涯!

回到老家后,孙耀庭既不会干农活,也没有一点土地,只能靠自己的兄弟接济,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不久,孙耀庭又回到了北京,住进了北长街的兴隆寺,跟几十个同病相怜的太监生活在一起。在这些太监中,有几个手头上有点积蓄,便买了一些土地租出去,收一些租金维持大家的生活。但这种日子也难以维持下去,孙耀庭等人只好整日四处游荡,捡一些废品来维持生活,艰难的活到了解放后。

解放后,孙耀廷等人被安排了工作,负责管理北京市的一些寺庙,每月可以按时拿工资,日子过得还算是挺滋润的。就这样,孙耀庭度过了他的余生,于1996年逝世,享年94岁!

由于孙耀庭曾长期在末代皇帝溥仪身边当差,见证了当时不少历史事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活历史”,不少人都慕名前来拜访他,了解那一段过往的历史。著名作家、晚清历史研究学者贾英华就以孙耀庭的经历,为其写了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了解那一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