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改革之一,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难!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次的改革,比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北宋的范仲淹改革、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

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个失败的案例,那就是唐朝的“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在唐朝处于崩溃边缘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一次改革。他们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打击贪官污吏。当时的长安市长李实就是率先被拿下的大老虎。

这次的变法虽然没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那么有名,但和他们有一点不同的是,这次改革是受到了百姓一致拥护的,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另外还有两位旷世大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加入,更是直接打响了改革的名头。

然而,这次“既有利于民众,又有利于朝廷”的革新运动,仅持续了100多天就失败了。为何?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革新派的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严重,以及不够心狠手辣等等。

当时的革新派都是一群没有掌握军权,也都没有多少政治资本的文人,而且他们的后台大老板唐顺宗不但重病,而且基本还被手握兵权的宦官们给控制着。再加上革新派一个个都操之过急,想用几个月时间就把唐朝颓败的政治和经济扭转过来,企图一步到位。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好比一个工程,你前期地基都没打好,整个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而且他们的对手又都是手握实权的宦官和藩镇将领,随时都有可能绝地反击。果不其然,最终宦官集团一阵秋风扫落叶,就将他们全部解决了。

这是外部因素,内部同样有问题。

《旧唐书》就曾记载,当时作为改革集团核心人物的王叔文每次和太子(唐顺宗)谈话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说“某人可以为将,某人可以为相”,希望唐顺宗将来给予安排重用啥的。

这革命都还没开始,这班所谓的改革家就忙着想升官发财的事情了,焉能不败?据说当时只要他们当中有人说“某人可以担任某官”,不出三天,某人就果真人模狗样地坐在那个位置上了,腐败之严重,和宦官集团无异。

说起这,还有个趣事,说的是当时改革派大佬之一的王伾。

他就是个典型的腐败分子,他靠着教太子练字、以及练杂耍魔术得势后,门庭若市,很多人都来找他行贿办事,金银珍宝源源不断地往家流。为了保存这些财富,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没有门的大木柜,只在上面开了个小洞,刚好够塞进去宝物,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储钱罐一样。

他老婆害怕被人偷了,有时还就索性睡在大钱柜上,日日做着发财梦,倒也是奇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