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二战德国投降还有两天 他成了唯一死于盟军枪弹的德国元帅

1945年5月5日,距离第二战欧洲战场德国宣布投降还有两天时间。

这天,英国空军的一个战斗轰炸机群,突然对正在德国北部与丹麦交界的一条公路上溃败逃生的德国军队实施了低空袭击。其中一架飞机对准一辆德军敞篷小汽车进行连续扫射,致使车上三名女子和司机当即中弹身亡,车上的德国军官被打成重伤。

(冯·博克)

英国飞机飞走后,受伤的德国军官被救出,送往奥尔登堡的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而于当晚死去。

当时驾机空袭的英军飞行员可能难以想到,被他扫射重伤致死的,竟然是纳粹德国资深的陆军元帅冯·博克。汽车上当场被打死的女人是博克的夫人和女儿。

距离战争结束仅剩两天,冯·博克竟然成了战场上纳粹帝国丧命敌方枪弹的唯一元帅。

据史料,1880年,费多尔·冯·博克生于军人世家,参加过一战。希特勒上台后,开始组建德国集团军,他于1935年晋升陆军上将并被任命为第3集团军司令。1940年7月晋升陆军元帅时,他42年军龄,年纪已经60岁。

冯·博克被认为是希特勒侵略扩张计划的忠实执行者,他虽然不喜欢纳粹,作战中敢与希特勒意见相佐,但始终对希特勒很忠诚。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冯·博克出任德国进攻苏联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负责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战略方向主攻。

希特勒命令他指挥德军五十一个师,从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实施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开战仅五天,他就与友军在苏联境内纵深250英里的明斯克收拢钳口,将苏联西方方面军一部台围,全歼苏军32万余人。

五个月后,即1941年12月初,博克指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北翼,一路向伏尔加河挺进,攻至距离莫斯科西北不足20公里的亚赫罗马、克留科沃。其先头部队抵近莫斯科近郊,用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

(冯·博克在苏德战场指挥作战)

不过,此时进攻的各路德军经过几个月鏖战也已伤亡严重,疲惫不已,士气开始下降。加上苏联的冬季气候恶劣,部队的补给出现困难。

德军将帅原以为苏联红军同样已经精疲力竭,但结果却完全相反。誓死捍卫首都莫斯科的苏军,于1941年12月5日突然发起了声势强大的反击。

德军部队始料不及,处处被动挨打。博克急忙下令撤退,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希特勒闻讯后坚决反对后撤,并派贴身副官长施蒙特到博克的司令部调查情况。一贯对希特勒唯命是从的博克,这次表现很固执,因而引起希特勒十分不满。

于是,本来在前线犯了胃病的冯·博克,借口健康原因向希特勒提出辞职。希特勒马上予以批准,并派第4集团军司令克卢格元帅接替他的指挥权。

本来想就此告老还乡的冯·博克,没想到自己很快又被重新起用。1942年1月17日,上任不久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赖歇瑙元帅突然中风死去。希特勒命令冯·博克接替赖歇瑙的职务。

对希特勒忠心耿耿的博克感动之余,迅速指挥南方集团军群阻止了苏军在东线南翼发起的进攻,稳住了局势。

在新的指挥岗位,博克焕发斗志,他在指挥击退了苏军冬季反击后,5月份又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取得大胜,重创了冒进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使苏军损失了近28万人。

这年6月间,德军调整部署,将南方集团军群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分别负责高加索方向和顿河至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

冯·博克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总司令。6月28日,B集团军群从库尔斯克地区出发向顿河一线发起进攻。7月6日攻克了顿河之畔的重镇沃罗涅日。虽然德军的进攻依旧无所阻挡,但却没能捕捉到苏军的重兵集团。

希特勒为此指责冯·博克不应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擅自将装甲部队陷于争夺沃罗涅日的混战,从而失去了包围苏军重兵的机会。恼怒中第二次将其免职并被勒令退出现役。

年过花甲的冯·博克元帅对再度遭贬黜虽然深为愤怒,却没因此投入德军内部反希特勒活动中。曾有人几次劝他出头领导反希特勒,都被他拒绝。

德国战败,希特勒自杀,打破了冯·博克想过平静生活的梦想。在随军溃败路上被空袭,他和千百万二战受害者一样,最终与其家人一同为这场战争殉了葬。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