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民挖出珍稀国宝,证实一段争议历史,现禁止出国展出

在我国西周之前的历史,因为没有准确的相关记载,许多事件发生的时间都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年代时间过于久远,有关年限的考证就变得更加困难。而陕西有一位农民,曾在地下发现珍稀国宝,从而证实了一段极有争议的历史,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事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省临潼县有一伙农民在兴修水利工程的时候,在地下挖掘出了一些看起来十分古老的青铜器,淳朴的农民们将这些地下挖出的古物加以保护,并通知了有关部门。

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听闻此事予以了高度重视,迅速派遣了考古专家前往了发现地。专家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挖掘地进行了勘察,确定了这些古老的文物出土年份为西周时期。当考古专家将农民们保护得十分完好的青铜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其中一个青铜器的刻有一段意义重大的铭文。

这个青铜器名为西周利簋,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食器,也被看作礼器,多用于王孙贵族手中。而这个青铜器有一个非比寻常的意义就是其腹内底部刻有三十三字的铭文,记载的事件非同一般,正是著名的武王伐纣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在这件出土文物面市之前,“牧野之战”具体发生的年份可谓众说纷纭,在史学界难以盖棺定论,许多历史专家各执一词,互相难以说服。然而在西周利簋出土后,考古专家根据其碳14鉴定的出土年份,然后对周代文献记载进行了仔细比对,确认了“牧野之战”这场周与商的决胜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这个发现在我国古代史上意义重大,确认了商周断代的时间,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用价值连城四个字都嫌不够。而西周利簋也是距今为止能确知的年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由于太过珍贵且具有独一性,是我国重要国宝,被国家禁止出国展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