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他是怎么想的?

熟悉二战的朋友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下水,是法西斯在二战当中的最大战略失误。当然了,你要看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多次写到,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失控,谁都不能决定这架疯狂的战车到底往哪开。他就像一个靠赌博发了财的小年轻,跑到城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无知和野蛮。为了一点石油就发动太平洋战争,向世界最强国发起挑战,他这样幼稚的玩耍不要紧,可就把他的盟友德国给坑惨了。

就在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嚣张跋扈,不断收割东南亚各个国家,东条英机笑逐颜开的时候。消息传到柏林,德国的希特勒却暴跳如雷,吓得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希特勒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可以完成,但美国不介入是必须有的一个条件。这是用屁股想都能明白的一个简单道理,两个小年轻对付一群壮汉,肯定是俩人合作把他们一个一个解决,没有他这么玩的。珍珠港事件给了美国人参战一个很好的借口,这几乎是逼着美国人参战,整个战局一下子就被搅浑了。

1941年6月21日之前,几乎全部中欧和西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或占领或沦为它们的附庸。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开始了进攻苏联的闪电战。但德军未能像入侵计划所规定的那样攻占列宁格勒,而是在莫斯科附近被阻止住了。特别是11月中下旬,虽然德军加强了进攻,但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粉碎了德军的美梦,并耗尽了德军的预备队。

日本轰炸珍珠港与德军在苏联即将大溃败是同时的。希特勒为此十分绝望,按照他的设想,日本应该出兵西伯利亚,从东西两方夹击苏联,去招惹美国是万万不可以的。珍珠港事件在顷刻之间将苏联唯恐东面受敌的后顾之忧解除了,现在斯大林几乎可以把他在亚洲的全部力量用上来对付德国。

并且,希特勒对世界战争局势有着神经质般的观察力。他跟日本的狭隘完全不同,日本将美军的整体实力忽略了,未能清醒地认识美军参战的后果,而希特勒深知美军的战争潜力。他很清醒地认识到,偷袭珍珠港的小胜,无疑提前敲响了日军走向彻底覆灭的丧钟,同时也把自己打造第三帝国的如意算盘给碰得粉碎!

这个时候,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告知希特勒,东条首相要求德国立刻对美宣战。他同时提醒“元首”,根据三国条约,德国只有在日本遭到直接进攻时才有义务援助日本。而希特勒则绝望的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一边,在政治上这个条约就死亡了”。

严重的现实问题摆在希特勒面前。经过两三天的考虑,他又觉得这未必完全是坏事,这可以让日本在亚洲牵制住一部分英美的兵力。希特勒对部下说:"日本选择的时间事实上正是苏联寒冬的意外困难使我军士气遭到严重压力的时候,也正是美国早晚要参加冲突这一令德国人都十分担心的事的时候,因此从我们的立场看,日本的参战再及时也没用了。”于是,12月11日,德国宣布对美开战。

而希特勒另一个更猪的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又怎么样呢?这一天墨索里尼还没有起床,就被突然被叫醒,看完这个消息,他对他的女婿齐亚诺外相很惶恐地说:“这下子可完蛋了。”开始恐慌起来的还有他周围的工作人员。但是经过一天地反复权衡,他也跟希特勒一样,开始觉得未必是坏事。美英付出大量兵力在亚太地区和日本打,可以减轻他在欧洲的压力,可以让他重温“非洲大帝国旧梦”了。于是,墨索里尼于12月11日也宣布对美开战。

也是在这一天,一个三国军事协定在东条英机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间签订了,宣布德、意、日三国“在对美、英联合作战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把武器放下”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单独媾和的“决心”。他们甚至还商讨了战后瓜分这个世界的范围,商量了胜利之后,怎样合作建立世界新秩序。三国就在自己的美梦中继续幻想,他们包括日本自己都对日军太高估了,凭日本那点资源,根本就牵制不了多少美军,更何况日本自己还被中国拖着。失败的丧钟就从这一天开始,逐渐向这三个国家逼近。当然了,就算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法西斯也赢不了,单凭希特勒这两个队友的尿性,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