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的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是堪称巨无霸的存在。他的强盛是几乎延续了整个春秋时期,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后来的三家分晋,那么秦国将永无出头之日,世世代代偏居在西北边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压制秦、楚、齐等强国的超级大国,却在春秋末年走向了分裂。这样的结果只能用可惜来形容,但是这样的结果又是不可避免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家分晋早在晋文公时期就种下种子

晋国最强大的时期当属晋文公时期,当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提到晋文公称霸的原因时,大多是说晋文公选贤任能,重用这些贤臣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实晋国强大极为重要的一点往往被我们忽视掉,那就是晋文公在军事上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变革。之所以说大胆,是因为晋文公为了晋国的强大,居然破坏了周礼上面规定的诸侯国的军队规格。

最开始晋国只是一个次等诸侯国,按照周礼的规定:周代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作为次等诸侯国的晋国,在晋文公继位后国力膨胀,人口激增。为此晋文公召集众臣,重组晋军,将原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这一创举,宣布晋国正式步入大国行列。晋文公建立三军之后,为了方便军队管理,任命了郤榖、郤溱、狐毛、狐偃、栾枝、原轸六人分别担任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这六个人组成了晋国的第一套六卿阵容,六人皆为卿,此时军政分离,领军者必然为卿,卿未必将佐军队。正是晋文公时期建立的这套六卿制度,最终摧毁了晋国。晋国的强大是因为晋文公,而他最终的衰弱也是因为晋文公。

自断根基的晋国公族

《大秦帝国》里面多次描写到每当秦国危急的时候,嬴氏公族们纷纷走出来,为国分忧。强大的公族保证了秦国嬴氏的统治,然而这样的情况却永远不会发生在晋国的身上。严格意义上晋国的历史可以分成两段,一段是翼城晋国、另一段则是曲沃晋国。这两个晋国本是一家,翼城晋国本是晋国的大宗,一直以来作为晋国的合法代表。而曲沃晋国是晋国的小宗,本归翼城管辖,后来因为实力超过翼城便推翻翼城的统治。成为了春秋时期小宗代替大宗的典型代表,这是晋国公族的第一次自相残。

晋国公族的第二次自相残杀则发生在晋献公时期,晋献公晚年宠幸骊姬。为了让骊姬的儿子奚齐取代他的哥哥们成为晋国的国君,不惜痛下杀手残害自己的儿子。最终导致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流亡他国。晋国也陷入了多年的国君易位的怪圈,最后还是晋文公重耳结束了他老爸制造的闹剧。

正是因为发生了曲沃代翼以及骊姬之乱,在晋文公之后的历代晋国国君们都时刻防范着公族内的其他兄弟,导致他们在官员任命上重用外臣。从此晋国公族衰弱,六卿家族纷纷崛起。

所以三家分晋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一切都是晋国公族的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