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刘封孟达能不能夺取上庸 ?

原标题:没有刘封孟达能不能夺取上庸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杀了夏侯渊,完全占有汉中之后,命令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北上进攻房陵,房陵太守被孟达兵所杀。

孟达打算继续北上进攻上庸,刘备暗自担心孟达难以独自取得胜利,便派遣刘封从汉中沿沔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和孟达在上庸会合。

由于上庸太守申耽举众投降,上庸成为蜀汉国属地。

由于原来的上庸太守申耽继续任职,所以刘封和孟达只在此驻军,也就是只有军职。

后来,总督荆州的关羽多次通知刘封、孟达,命令他们发兵来帮助自己。刘封、孟达以山区的边郡刚刚依附,不能让它动摇叛变为理由,拒不接受关羽的命令,结果造成关羽败亡。

在不出兵救援关羽问题上两人意见一致,但在上庸内部两人却是争吵不和,甚至结下仇怨,孟达出行时的仪仗乐队也被刘封夺取。应该说,刘备对于二人都是怨恨的。

孟达既畏惧因不去救援关羽而获罪,又怨恨不满刘封,因而写了一封信给刘备,率领自己的部下投降了魏国。

魏文帝曹丕抓住机会,派了夏侯尚和徐晃,让孟达做先锋,重新杀回了上庸。由于上庸太守申耽的再次叛变投降魏国,刘封失败逃回成都,结果被刘备所杀。

上庸的丢失,不管是不是因为孟达的性格善变和为人龌龊,但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刘封少年骄横不能容人。

但再往深里追究,刘备在上庸似乎形成了三核心,即申氏兄弟的行政军事割据势力核心,再就是刘备集团军事势力的刘封、孟达核心。

也就是说,是刘封的介入或者是战后两人的并列存在没有得到解决才造成了两人矛盾的积累,也才最终导致了孟达的出走投降。

或者说,如果不是刘封的介入,这一切也有可能不会发生。而刘封的介入,是从夺取上庸开始的。

那么,没有刘封的介入,孟达能不能单独夺取上庸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刘封是怎么来到上庸和上庸是在什么情况下获得的?

刘备派刘封前去上庸,是要他前去“统领孟达军”,并没有带着增援部队;上庸的获得,也是因为太守申耽的投降,并没有大规模的攻城掠地。

申耽为什么要投降呢?

关键在于曹操无力顾及。宛城的侯因反叛刚刚平息,夏侯渊汉中阵亡,曹操实在抽不出力量来支援这个边角之地。

也就是说,没有刘封,孟达是同样可以获得上庸之地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夺取上庸,刘封有点儿坐享其成的嫌疑。

从孟达这方面来说,成熟的桃子让别人摘了去,恐怕不会是心甘情愿,恐怕这也是他不会甘愿服从刘封,造成刘封限制“侵陵”他的重要原因。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派刘封来统领孟达呢?

说到底,和孟达相比,刘封才是自己人。

毕竟,上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还是用自己人比较放心。孟达投降魏国之前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不是“元功巨勋”,荆州丢失,刘备要追究责任,自己是免不了的,为了不受耻辱,还是当个“小人”先跑了吧!

这就表明,孟达非常清楚,自己受信任程度,是无法和刘封相比的。

虽然后来孟达写信给刘封,也说出了他不是刘备真正的儿子,但那不过是离间之词,当不得真。

就是刘备的假儿子,也要比他这个后来被收编的亲。其实这也怪不得刘备用刘封,那个时候的诸侯都这样,即便是曹操也不例外,除非倒不出手来,否则,接受了一个新地区,曹操也会换上自己人。

不过,刘备换人去接管上庸没有错,错在用差了人。

刘封打仗也许很好,但镇守一地统领官吏,还不够成熟。

就像在关羽调兵问题上,刘封既没有执行关羽命令,也没有上书刘备说明情况。所以说,刘封真是刚猛有余,实在是心中格局不大。

再说这个救援关羽,你刘封统领军队,是主将,孟达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吗?

只在剥夺孟达“出行仪仗”上出手果断,在执行关羽命令上却和孟达一致,这样的人,除了野心,还会有什么?

我们只能原谅的说,刘备集团人才匮乏,实在是无人可用,否则,刘备把这样两个人放到一起,实在是不够慎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