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译者|还原真实的鲁迅,他首先是个翻译家

民国时代,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他们学贯中西,渴望用笔杆子唤醒一代人,救世于苦难。他们单纯,他们学做学问,他们也学做人,他们渴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改变不了历史长河既定的方向,他们只求为当下的青年学子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使他们不至于被国仇家恨压弯了腰。

细数民国翻译那代人,且听鄙人慢慢道来。

鲁迅,我们都不陌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爷爷曾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鲁迅,也学过很多他的作品,因为作品的艰深,甚至一度被誉为中学生的噩梦。以至于《孔乙己》、《狂人日记》、《药》这些作品也可以算作是一代人的青春了。鲁迅本人则成了学生口中“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三座大山”之一。

但是,其实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太过片面了。很多人认为鲁迅就是个单纯搞文学的古怪大叔罢了。其实不然,先不说鲁迅是弃医从文的,鲁迅的美学修养也很好,现在北大的校徽就是他设计的,他还参与过民国初期国徽的设计。鲁迅先生还很爱看杂书,爱吃糖,喜欢看好莱坞电影,喜欢汉代画像,喜欢齐白石,对书法、木刻颇有研究,被称作“中国新兴木刻之父”……

甚至,很少的人知道鲁迅先生其实还是个翻译家,或者说,鲁迅,他首先是个翻译家。

要了解鲁迅就必然要了解他的译文集,只有看了那些他翻译的作品,我们才能明白他写作的一种底色。可惜长期以来无论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漠视了此点。鲁迅形象在大众那里一直是半个脸面。

所以说,不看鲁迅译文集, 就只能看到他的半张脸。

鲁迅的译文著作有三十一本,三百多万字。数量比他的杂文集和小说集加起来还多。在短短五十六年的生涯里,他为世人留下的译文实在是多的。所以说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是作家。实际上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在翻译、编辑出版上,写作不过业余的偶得,并没有把创作放在首位的。可是现在人们对他的认识一直是颠倒的。原因是难以看到或知道他的译作,说起来真是一件错位的事。

认识一个完整的鲁迅,不能不去读他的译文著作。但是,一直以来,鲁迅的译文都处于被漠视的状态。一是所译的作品多是隐曲的灰色之作,与社会主流文化隔膜。1958年的《鲁迅译文集》的编辑说明指出,“这些译文,现在看来,其中有一些已经失去了译者介绍它们时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或者变为有害的东西了”。

鲁迅译文不被看好的另一个原因是,译笔苦涩,难以卒读。从梁实秋到李敖都是这个看法。澳门有个学者还专门著文论述鲁迅句法的不通,直到现在还微词不绝。

但是不管怎样,对于鲁迅先生来说,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一样,一直处在话题中心,一直就是焦点,有所争议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位民主的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

鲁迅的个人生活也一直为人所乐道。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

鲁迅和弟弟周作人的失和一直是个谜。他们两个也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

而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志同居。

两位女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被视为封建残余的朱安一生无子,伴了鲁迅的老母亲一辈子,最后孤独终老;而新时代的女性许广平,被鲁迅先生放在心上,陪着鲁迅直到他最后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并且为鲁迅留下了一个孩子。

不管如何,鲁迅先生的伟大我们都不能否定,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甚至还有人推选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只不过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还没到那个水平。

以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