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主张节俭,吃了七天窝窝头,御膳房管事说:快吃穷了!

在古代历史中,有很多的皇帝都倡导节俭,所以也会身体力行的实践,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都凑合就行,在清朝,康熙就是一个倡导节俭的皇帝,原本他以为自己吃窝窝头就很朴素了,没想到差点把国库给吃穷了,引起了笑话。

康熙除了吃的朴素之位,还会把穿破的衣服进行缝补,当时他微服私访或者是南巡的时候,不仅跟老百姓吃一样的饭菜,衣服穿的也比较简朴,跟他孙子乾隆的南巡相比,他花的钱只是一点毛毛雨,虽说两人南巡都是花的国库里的钱,可是乾隆的六次南巡下来,可是差点耗光国库的金银。要不是和珅替他敛财,早就败光了祖辈的积蓄。

正是由于康熙的节俭,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黄金塔的故事,据说,有一天康熙和宰相一起商讨完政事,就问他每天中午都吃什么,宰相说自己就吃点豆腐和窝窝头,很便宜,两个铜板就能吃饱,康熙一听这么便宜,自己以后也吃这个,省点钱,便命人通知御膳房,以后每天准备点炸豆腐和窝窝头。

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不知道康熙有没有吃腻,但是在他看过御膳房的奏章后,非常的生气,大概以后都不想再吃窝窝头了,因为他每天吃这么朴素的窝窝头,竟然花销比以前还大,这事情不对头,所以他赶紧下令招御膳房管事进殿询问。

御膳房听见皇帝召见他,本就寻思着是不是做错事了,看到康熙的表情后,他更加确定了大事不好,赶紧下跪,给皇帝解释这窝窝头为何很贵的原因。

原来这窝窝头虽然看起来非常朴素,可是在皇宫里,制作窝窝头,不仅要用荷叶上的露水,还要现磨玉米面,玉米还是从四川快马加鞭运输到皇宫的,磨面的石头也很讲究,都是在山上精挑细选的,还要找全国最好的工艺大师打磨,虽说皇帝只吃两个窝窝头,可是御膳房为了让皇帝满意,要做很多个,甚至上百个,挑选出最满意的窝窝头给皇上。

康熙听到掌事这么说,自然也不好怪罪,只好恢复以前的饭菜,其实这御膳房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做个寻常百姓家中吃的窝窝头就行,只要味道好,皇帝自然是不会怪罪的,况且康熙的本意就是为了节约省钱,御膳房倒好,做个窝窝头也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所以说,康熙这次节俭的故事,竟然适得其反,没有省到钱就罢了,还差点吃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