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当街杀了个地痞,皇帝却说:刀是朕的,人也是朕杀的

宋代有一个规定,那就是皇帝不能轻易杀士大夫,除非是谋逆之类的重罪。这个规定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至于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一个规定,要从他的上位之路说起。

当时的后周政局动荡,赵匡胤作为一个在外的大将军,由于声望过高,被部下强行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赵匡胤由于身不由己,而众将士都将所有希望的寄托在他身上,他不能辜负大家的好意,于是便顺应了天意成为了天子。

而曾经作为一个臣子,他觉得有愧于后周,于是便立下了一个石碑,用以训诫后世子孙。石碑的内容是不允许杀害柴氏的子孙,这是对于前朝皇室的尊敬以及优待政策。另外,还规定不能杀害士大夫,除非他们犯了谋逆之类的大罪,意思就是不能随意处死朝廷官员。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做法,由于这种风气的盛行,宋朝的很多有胆识的官员纷纷积极建言,对皇帝的执政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昌盛。

赵匡胤在位期间,有一年出了一桩杀人案。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在大宋的一个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一个地痞无赖和一个小商贩起了纠纷,明眼人都能看出地痞在无理取闹,而且还想敲诈这个可怜的商贩。这时候来了一个军官,观望了一阵子之后,军官气氛地将这个流氓当街给杀了。案件的经过就是这样,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军官看不惯社会上的小混混,便私自将他给处死了。

后来军官由于杀人罪被官府抓捕,还被判处了死刑,这事传到了赵匡胤的耳朵里。他就命人将那把杀人的刀呈了上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量着这刀,大臣们都很纳闷,皇帝这是在闹哪样?后来赵匡胤一本正经地说:朕仔细观察了这把刀,分明就是朕自己的配刀嘛!而且那个地痞流氓也是朕杀的。

百官们纷纷惶恐起来,但很快明白皇帝的意思,下面的人也心领神会,不久后这个军官被无罪释放了。

赵匡胤精于治国,善于处理和官员的关系,因此得到能臣们的鼎力效忠,使得大宋王朝成为又一个繁荣昌盛的帝国。大宋建国初期在军事,文化,经济等领域都蓬勃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策。从他处理军官杀地痞这件事的态度上看,很明显就能感受到赵匡胤对于官员的宽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