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借路出兵,出其不意,巧灭南平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十国中尚有北汉、南汉、吴越、南唐、南平、后蜀六国,另外尚有武平节度使割据的湘湖,所谓节度使割据,只是没有立国号。其他如同“独立”小国一样,他们名义上是听奉朝廷的,实际上另搞一套,自立为政。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除了后顾之忧之后,就要对这些小国用兵,实现统一大业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先向哪一个小国下手。

在一个风雪天,赵匡胤相约赵光义一同来到赵普家中,君臣三人围炉而坐,边饮酒暖身,边商量征讨大计。他们三人是宋初权力的中枢,“杯酒释兵权”之策是他们三人共同拟定的,商量统一大业仍是他们三个人。由于心思相同,他们很快就商定了一个“先南后北,先小后大”的决策。所谓南北,六国中仅有北汉在北边,按理是应该先对北汉用兵,但考虑到北汉后面有辽国支撑,所以暂缓一下。

所谓大小,当然是小国容易攻占,六国中最小的就是仅有三州之地的南平国。南平虽小,但立国已久,此时的国主名叫高继冲,百姓还算富足,兵甲也还整齐,但满打满算只有三万人的军队,宋朝不必倾全力就可将它灭掉。然而,出兵征讨,总得要有个“名义”才好。

名义很快就有了,原来割据湘湖的平武节度使周行逢死了,其子周保权继位,大将张文表欺周保权年幼,想作乱自立,从驻地行阳出兵攻打首府鼎州,途中很快占领了潭州。

周保权在鼎州恐慌万状,一面派兵去抵抗张文表,一面向朝廷求援。赵匡胤正想到要对南平用兵而无借口,现在湘湖发生战乱要求朝廷去平乱,而到湘湖地区,必须要经过南平,于是他脑子很快形成了一个“借路出兵”的计划,即以朝廷名义向南平借路,去湘湖平乱,南平肯借路,便顺手牵羊将它灭掉,若不肯借路,便可以对抗朝廷之命向其征讨,所以爽快地答应了周保权的求极之请。担任胡廷复兵大将的是感容延钊和李处标,他们兵出襄阳进军荆门扎下大寨,谢人去江陵向高继冲借路。

高继冲忙召众臣廷议,有的主降,有的主守,莫衷一是。周保权的叔父周保寅建议先去荆门探听下虚实再说。他自愿前往出使,因为他存有侥幸心理,如果朝廷真是“借路”,平定湘湖之乱后就会回去,何必大动干戈呢?李处耘酒量不济,喝了三杯就不省人事,只得退回本帐休息,由慕容延钊继续陪着周保寅饮酒。

谁知李处耘是假醉,他带了人马来到江陵,高继冲带着众官出城迎接。李处耘对高继冲说:“高皇叔和慕容将军随后就到,我不胜酒力先行进城休息,烦大驾再稍等片刻。”待至高继冲在城门接到慕容延钊时,先行人城的李处耘已将江陵各处占领了。高继冲无可奈何,只好将牌印交出,把南平所有的三州十七县献了出来。

此时,周保权派来攻伐潭州张文表的将领已大获全胜。攻陷潭州,杀了张文表。周保权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容易,早知这样,何必要向朝廷求援呢?而李处耘率领宋军已抵潭州。守城的将领客气地说:“潭州叛乱已平,不劳王师了!”这使李处耘处于尴尬境地。好在他出兵时,赵匡胤已准备好第二套方案,给他带了一分诏书,诏书的大意是:由于你们的请求,朝廷才发大军前来。如今大军到了,你们闭门不纳,是何道理?如此欺君罔上,天理难容!如能改过自新,大开城门,否则将自食恶果。

李处耘将诏书用箭射上城头。守城将领认为朝廷诏书不可能随身携带,如果送来的也不能这么快。再说赵匡胤远在千里之外,不知这里情况,哪能发出如此有针对性的诏书。守城将领没有料到赵匡胤早有预谋,而赵匡胤也没料到他的预谋被人猜到别处去了,所谓“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就是此理。于是一场战争避免不了啦!周保权的军队打打张文表还行,对抗宋朝的大军却不成。潭州很快被攻破,接着鼎州危急。周保权弃城逃跑,被宋兵搜索到做了俘虏。李处耘不仅得了南平,还平定了湘湖割据地,可谓是一举二得。这次平定湘湖地区,共得十四个州,六十六个县,赵匡胤自然非常高兴。

但是还有辰州辖下几个县,由于在少数民族手里没有臣服。赵匡胤就将辰州一个叫秦起雄的英武青年召来京都,对他说:“你是瑶族人,以前任命的官吏都是汉人,管不好这辰州,以后这个地区归你管理,你有任免权力。”秦起雄受到信用,感恩戴德,回到辰州,宣传宋朝的恩威,并逐步任用一批自己的亲信,于是辰州也向宋朝臣服。赵匡胤要考虑对下一个国家用兵,就能尽快完成统一大业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