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神话故事还是真实历史,大家觉得呢?

尧帝时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滔天的洪水浩浩汤汤地淹没了大地,漫上了丘陵,包围了高山。老百姓只能躲避到山头上,生活苦不堪言。

尧帝让大臣们推荐治水之人,大臣们都推荐鲧(gun)。尧帝对鲧这个人有意见,认为他不合适。但是大伙认为没有更合适的了,建议还是让鲧试一下。鲧干了九年,没有什么成效。

尧帝已经年老,让舜代为摄政。舜通过巡视,发现鲧治水不利,就把鲧杀死在羽山(一说流放到羽山)。

后来尧帝去世,舜继承了帝位,再次让大臣们推荐治水之人,大臣们都推荐鲧的儿子禹(可着一只羊薅毛?)。禹又推荐其他人,舜帝不同意,坚持让禹去。

禹是颛顼的孙子,姒姓,名叫文命。他有父亲的前车之鉴,不敢懈怠,带着人到各地勘察地形,了解灾情。结婚后只在家里呆了四天就返回到工作岗位,在外工作十三年(一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儿子启出生也没有去看一眼。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疏导了九条大河的河道,修筑了九座湖泊的堤坝,终于治理好了洪水。禹在治水的同时,详细的考察了九州的土地,根据土壤情况划分了田地和赋税的等级,按照物产的情况制定了各地贡品的要求。由于长期泡在水里劳作,禹得了半身不遂,走路只能蹭着走。

舜帝赐予禹玄圭,以表彰他的功绩,向天下宣布治水成功,从此天下太平安定。禹也由罪臣之子,变成了天下人学习的榜样。舜帝指定禹为接班人。

过了17年,舜帝去世,守孝三年之后,禹推荐舜的儿子商均继位,但是天下诸侯都拥戴禹,于是禹继承了天子之位。

又过了10年,大禹在东巡途中死在会稽。之前,大禹曾指定协助自己治水的伯益为接班人。守孝三年之后,伯益也按照老规矩推荐禹的儿子启继位,没想到这次诸侯真的都去朝拜启了,启也就顺水推舟的即位为天子,开启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而伯益则成了启的诸侯(一说启和伯益争位,杀死了伯益)。

现在一般认为鲧治水失败是因为错误的采用了堵的方式,而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采用了疏导的方式,实际上可能不是这么简单。鲧还没开始工作,就被尧认为不可用。尧评价他是“负命毁族”,大约是平时表现的不太听话,所以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成功,就被舜干掉了(有可能涉及到舜和鲧竞争尧的继承人)。

而禹汲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表现的非常敬业投入,这可能是他虽然是鲧的儿子,却能够得到信任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他不辞辛苦,注重实地考察,方法得当,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用了十三年,终于取得了成功。只是父子两人治水一共用了二十多年,不知道这么长时间洪水会不会自己退下去了。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远古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大部分的传说都是有人得到提示后造船或躲起来,避开了大洪水,等到洪水退去后再重建家园,繁衍生息。只有中国中原地区的传说是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洪水治理好了。那么大禹治水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疑古派著名学者顾颉刚曾通过《说文》的记载:“禹,虫也。”考证出大禹是一条虫。或者说是周代人根据青铜器上的动物形象,想象出来的神话人物,从而推论大禹治水并不存在。

而更多的人认为大禹是真实存在的。《尚书》和《史记》中都有大禹治水的记载,而且很多出土文物上也有大禹的记录,如春秋时期的秦公簋(读鬼,一种装饭用的青铜器)、叔弓镈(读博,一种大钟)的铭文上都提到了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竹简上有大禹治水的记载。而西周时期的遂公盨(读许,一种装粮食用的青铜器)的铭文上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这是关于大禹治水最早的记述。

2016年8月5日,一个中美联合的学术团队在《Science》上以“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结论是:公元前1920年,相当于现在的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地震在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引发山体崩塌,阻塞黄河长达6—9个月之久。

之后形成的灾难性溃决,下泄了110~160亿m³的水体(大约相当于三峡水库总库容的1/3),洪水量达到了惊人的每秒40万立方米,而我们已知的历史上黄河最大洪峰流量仅为每秒3.6万立方米。

通过考古发掘可以证明,正是由于地震和洪水造成了附近喇家聚落的毁灭。这样大规模的洪水必定会向下传播很远的距离, 很可能造成了黄河下游平原上天然堤坝的决口, 从而引发了持续多年的大规模洪水泛滥。而这一时期与我们认为的夏朝开始时间较为接近,因此学者推断这场洪水就是大禹遇到的大洪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