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探索“元亨利贞”究竟说的是什么?

提起《易经》,很多人都是一个感觉,深奥、玄妙,感觉好牛逼!

有时候,在我们茶余饭后的交谈中,总会有一些人先别人一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一句:“易经乃大道之源,来源于河图洛书”等等的话。

这样的人不管是真懂,还是就懂这一个概念,往往都会引来别人围观,被贴上“智者风范”的标签。

事实上,易经这本书很有可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书了,甚至加个“之一”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而真正翻开过《易经》,扫过两眼的人却并不多,而且即便是在这群少得可怜,翻开过《易经》的人之中,又有一大部分是在扫过第一页之后,就直接选择了放弃。

因为《易经 · 乾卦》开篇,只有四个魔性满满的大字:“元亨利贞”。

这是什么鬼?

关于这四个字的解释,历来有很多引申的含义。

有人说“元亨利贞”是“春夏秋冬”的意思,这代表了四季交替。

有人把这四个字引申到人事上,代表了“仁、礼、义、正”,这代表了君子四德。

这些道理我们都可以当成是一种哲学学问。春夏秋冬,总是如约而至,代表了诚信等四种不同的天道之德。天道之德与君子四德相匹配,生活中,只要我们把这些哲理运用好,便应了“元亨利贞”的自然规律,行事自然趋吉。

总之,“元亨利贞”就是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前进,贞正坚固的这么四种美好寓意。

讲到这,很多持西方观点的现代人士可能会跳出来说,这也太玄乎了吧!从元亨利贞到春夏秋冬,从春夏秋冬到遵循自然,从遵循自然到君子四德?这其中有什么逻辑性可言?

老实说这没什么明显的逻辑,主要靠感觉(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是崩溃的),而中国的古人可能就是这么思考的。

没办法,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思维:取类比象。从自然界的现象引申到人事的规律,是中国哲学里经常用到的“逻辑”。正如用中医看病,其药理和病理之间的关系,拿老中医的那一套理论,好像确实没有太多可量化的逻辑,但是几千年来的看病经验无不证明了一点,它确实有效!

《易经》也是这样,如果你想用它来占筮预测,很多时候也确实准得吓人。

好了,今天“元亨利贞”的乾卦之辞我们就简单说到这儿吧,爱上阅读,爱上你我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