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见弟弟谋反,笑着说了这话,没想到暴露了,让皇帝查出秘密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的所谓谋反,其实是一件没有付诸行动的未遂事件。当时只是在筹划之中,便已经胎死腹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承乾剧照)

当时李世民有个儿子确实在谋反,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李祐因为喜欢游乐,不服他的长史权万纪管教,最后还杀了权万纪,没法收场,干脆举兵造反。但是他的造反没有群众基础,大家都不听他的,加上朝廷军队厉害,他的造反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在审理李祐造反案的时候,调查了与之相关的所有人。太子李承乾有个卫士叫做纥干承基。这个纥干承基与李祐有亲戚关系,而且两人关系一向不错,也被抓了起来。抓起来后,纥干承基说自己与李祐造反一事没有关系。不过,他虽然与李祐造反没有关系,但是,他知道其实太子李承乾还准备造反。他说,李祐造反的时候,太子李承乾说过:“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意思是说,要造反的话,他李承乾离皇宫只有二十步,比齐王李祐方便多了。)纥干承基还说,李承乾偷偷豢养了一百多名死士,这些死士就是杀李泰和造反的。纥干承基进一步说,李承乾曾经派他和张思政一起去杀于志宁(当朝宰相,李承乾的老师,因为对李承乾的教育非常严厉,李承乾对他很不满),他们去后,看见于志宁正躺在一床苫席上,头枕着土睡觉,觉得他是个清廉高洁的人,不忍心杀他,于是就没杀。

(纥干承基剧照)

就这么着,李承乾造反的事被揭露了出来。(纥干承基因为揭露了李承乾造反,本来已经被判死刑的,李世民不杀他了,还升任他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纥干承基告发后,李世民让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特进萧瑀、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大理卿孙伏伽、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一众朝中大臣参与调查。

结果查出,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还有些大臣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多次和李承乾谋划造反的事。其中包括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安俨(本是李建成的属官,曾在玄武门政变中拼死保护李建成,李世民觉得他忠诚,就没杀他)、李元昌(李渊的第七子,李世民弟弟)、杜荷(杜如晦的的儿子、李世民的女婿)、赵节(李世民妹妹长广公主的儿子)等好一些人。他们甚至曾歃血为盟。旧唐书这样记载:“承乾许诺。又刻臂出血,以帛拭之,烧作灰,和酒同饮,共为信誓,潜伺间隙。”

(李世民和大臣们讨论)

事情查清楚后,李世民赐李元昌自尽,杀侯君集、李安俨、杜荷、赵节等人。

对李承乾,李世民不想杀。他对李承乾实在是太爱了。虽然李承乾不成器,但是,李世民依然想把他保护起来。甚至因为李承乾造反一事,李世民痛苦得差点自杀。但是,不杀李承乾,又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李世民就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当时,所有的人都不开腔。本来就是嘛,谋反是大逆不道之罪,按律当斩,有什么好讨论的呢?不过,最后通事舍人来济站出来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于是李世民才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放到黔州。最后李承乾死在那里。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