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英国国家战略之五:临危受命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对西线展开全面进攻,同日大英帝国内阁送走了张伯伦,迎来了一位新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正如日后丘吉尔秘书的约翰科尔维尔指出的那样,此时的丘吉尔年过六十五岁,已有资格领取养老金了。他充沛的精力和雄辩的口才依赖不减当年,但是他的许多同胞,不管其政见如何,都认为他声名狼藉,而不是大名鼎鼎,对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好感大于对他所谓的政治家的好感,总而言之,在他就任首相的四十年中,有许多人都是支持他的,然而反对他的人更多。

但是在之后的二十五年余生中,他却誉满全球,并得到世人尊重和爱戴,以至于今天的世人,也很少有人记住作为畅销书作家,艺术家,砌砖爱好者的丘吉尔,

记住的是作为大政治家大战略家的邱吉尔。

之所以会有这样巨大的逆转,留下这样一段大器晚成传奇,缘于丘吉尔在适当的时间遇到了最合适自己的机遇。

如果将邱吉尔与张伯伦做一个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张伯伦处处高谈理想原则,实则却是一个务实主义者。所以,他才会对民意舆情高度敏感,处处竭力维护内部。团结,同时以有限的资源维护江河日下的老朽帝国。而丘吉尔则截然不同。在他的世界里凡人皆碌碌于当下尘埃之中,英雄却乘风于历史的长河之上,他在外交领域同样务实,但在国内政治,却有着十足的堂吉诃德的气质。他向来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成败利鈍,则非其所论,对于女性主义,反精英论,虚无主义更是一贯嗤之以鼻,不加颜色,因此被大众所不喜。他有文从古风,好起高论,言必忧患,论必备站,更不免逆时代潮流,而被舆情之公敌。所以,丘吉尔从来不是一个善于在和平年代说服大众政客。却是一个识途老马,一个可以在危亡关头,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平心而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即便有丘吉尔掌舵,亦不可能比张伯伦做得更好,反而可能激怒大众,自乱阵脚。后人应庆幸张伯伦有效压制了丘吉尔,让

其得到以与当时的外交政策彻底撇清关系,后人更应当庆幸,关键时刻。大英帝国还有这样一个识途老马堪当大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