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攻占天京,上奏捷报,左宗棠发现一个问题,指出后慈禧大怒

曾国藩和左宗棠同属清朝末年为数不多的能臣,本应该相互协作,共同担负起振兴清朝的众任。可是此二人的关系却非常的紧张,因此经常会出现这两人互相弹劾,互相下绊的场面,甚至于能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当然他俩的关系之所以会如此恶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前的事,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交恶,累加到一起才会变成了如此的地步。而二人交恶的导火索,则跟天平天国运动有关了。

公元1851年,由于清朝百姓受不了清政府的苛捐杂税,以及洋人凌辱的双重压力,在广西爆发了一场极为壮大的农民起义,也就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起义初期,洪秀全率领着起义军几乎是屡战屡战,并且在公元1853年,攻克了南京城,而后更将南京城设为了他们的大本营,号称为“天京”!

在太平天国的一再逼迫下,慈禧终于做出了有利的反击。公元1863年10月,由李鸿章为首清朝大军攻克了被占领的苏州,公元1864年2月,左宗棠也在一番鏖战下,成功的收复了杭州。可以说,李鸿章和左宗棠相继的胜利,极大的振奋了军心,可就在如此值得庆贺的时候,曾国藩却高兴不来。

要知道,他当初领命平叛时可是充满了自信的,为此更自告奋勇的组建了湘军,可这场战乱已经持续了12年了,在其他将领屡有捷报的时候,他非但没有任何尽展,反而是手下的湘军损失惨重。就因为这场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更是相继失去了两个亲兄弟。他知道,如果这次平叛再不能有所进展,那么面临他的就不再是漫天嘲笑那么简单了。

最终老天还是放过了曾国藩一马,在公元1864年6月18日,就在左宗棠收复杭州后4个月,湘军终于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攻克了“天京”城,曾国藩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而朝廷也因为曾国藩攻克天平天国首府“天京”城,对曾国藩加官进爵。不但封曾国藩为一等侯,就连他的九弟曾国荃也因为作战有功,被朝廷册封为一等伯。而就在曾国藩还没有缓过劲的时候,又一道圣旨下来了,这次可不是封赏,而是满满的责骂!

原来,曾国荃在给朝廷上捷报的时候,说幼天王已经自焚,太平军被全歼,可事实上呢?幼天王非但没死,还协同一批太平军的残军逃到了湖州,成功的和黄文金会师。而这件事就是由左宗棠上表的朝廷,并且还在信中隐晦的指出了曾国藩欺君罔上、谎报军情。慈禧知道了当然是怒不可遏,于是便有了下旨责骂曾国藩这一幕。当曾国藩知道此事是左宗棠从中作梗的时候,曾国藩直接就怒了。并且上表朝廷,说湘军攻克南京的时候,根本没有军队来帮忙守城,跑掉一队人就遭到如此责骂。而他左宗棠攻克杭州时,跑了十万敌军,为什么就什么事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纷纷上奏慈禧,互掐,抹黑,导致两位晚清名臣关系越来越差。

文献出处:《清史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