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井陉“拉花”

井陉县素有“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之说,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沟通东西的“燕晋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流动文化地带。“拉花艺术”是诸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俗语。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起源于明清,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井陉拉花

(传说)

“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传说,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栽在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现代艺人仍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十年九旱的井陉,以及连年的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时下,仍可在一些老艺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传说趣闻,因“花”与“荒”为地方谐音,故称“拉花”。

(特点)

音乐伴奏——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的曲牌约有十几首,如“万年欢”等曲牌。“拉花”的音乐调式多为“宫”“徽”“羽”调,多为2/4或4/4的中速节奏,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代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表演道具——

“拉花”道具繁多,多是流传在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拉花道具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风调雨顺;包袱——丰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等,传统井陉拉花表现内容主要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其表演人数多少不等,原为4-11人,少则2人,多则不限,可百人、千人。

异彩纷呈的井陉拉花

舞蹈动作——

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

“拉花”同其他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它载歌载舞,动作属于秧歌范畴,它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扬起双臂,使扇子、伞、板、鞭等上下翻飞,这也是民间舞蹈特有的风格。

表演形式——

“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即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此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大规模的拉花队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继承了拉花的这一特点。

井陉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拉花表演

(传承)

改革开放后,井陉“拉花”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型演出活动。国家著名舞蹈家贾作夫、赵宛花、资华筠等亲临井陉学习指导,使古老的“拉花”艺术焕发出勃勃英姿,在全国性舞蹈大赛中频频折挂。

从师承关系看,“拉花”在井陉流传,主要是以祖传孙、父传子侄的传统保守方式。如庄旺老艺人李树芳(1909-1989)11岁跟当时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小学习“拉花”,他又将技艺传给孙女巧玲、爱玲等。其他“拉花”大体与庄旺相同。但是随着井陉“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艺人相继谢世,大量拉花技艺不能真传实教,使拉花濒临危机。

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