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临终说12个字,此二人若亡,刘禅必横扫中原,一统三国!

魏蜀吴鼎立时期,三国(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黄皓,三国时蜀国的宦官,生年不详。董允死后,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他作为一名宦官,天天待在皇帝身边,又善于玩乐,巴结取悦皇帝,从而获得皇帝的宠信,为他日后升迁奠定基础。他不仅善于阿谀奉承,而且善于用鬼神巫术来欺骗统治者,使统治者对他十分信任。

他善于排除异己,只要是不依附自己的人甚至刘氏宗亲都被他贬低或不得入朝。在朝中玩弄权柄,有许多大臣将就庇护他。大将军姜维是蜀汉功臣,黄皓为了排挤他,培植依附自己的将军阎宇。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依附他的朝廷大臣可以说是很多了,以至于逼得姜维不敢呆在朝廷,出朝屯田,不敢回成都。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带兵迎战,前锋被邓艾打败,情况紧急。邓艾劝降诸葛瞻说:“若投降,必上表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又不能守国土,有何面目回去呢?”遂与邓艾决战,兵败身死。

黄皓受刘禅宠爱,史载其“便辟佞慧”,是个聪明、阴险的家伙,害人还不显山露水。诸葛亮心腹董允,一身正气,为黄门侍郎、侍中,经常责备黄皓,因此黄皓不敢为非作歹。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黄皓开始有权力;到258年,黄皓开始独揽朝政,排挤姜维,蜀汉朝纲败坏,5年后亡国。

诸葛瞻悔恨未能制衡姜维,是因为姜维穷兵黩武,不断地兴兵北伐,搞得民不聊生,加速了国家灭亡,这实际上也是蜀汉大多数人的看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