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回到越国之后,卧薪尝胆,一定要复仇

按照约定,勾践要去吴国服侍吴王。勾践本来打算留下范蠡来主持国家事务,让闻仲去陪同当奴仆,可是范蠡却说领兵打仗的事情闻仲不如我,可治理国家我则不如闻仲,所以我愿意随大王去吴国,留下闻仲在国家来治国。在吴国的三年里,勾践夫妇住在石头屋里,为吴王当马夫,而范蠡则跟随勾践左右,虽然沦为奴隶,但是仍然不失君臣之礼。

公元491年,跟随勾践去吴国服奴隶役的范蠡回到越国,回到越国之后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一定要复仇,他把国家大事交给范蠡,可是范蠡不接受,还是建议闻仲继续治国,自己则办理军队的事情。他们君臣三人齐心协力,在治理本国的同时年年朝贡,给吴国送美女西施和郑旦,却引诱吾王修建宫殿养美女。使得吾王终日不理朝政之事,沉湎于酒色之中。

公元前485年越国国力迅速上升,人民富足,勾践准备起兵报仇,可是范蠡认为越国才刚刚恢复,不足以消灭吴国,应该继续忍耐,防止引起吴国的警觉,那就得不偿失了。吸取上次的教训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削弱吴国的力量,越王提出向吴国借用粮食,后来吴王允许借给他1万石粮食,公元483年,吴国遭到灾难,粮食十分短缺,勾践又准备去讨伐吴国,而范蠡的劝阻现在吴国受难,现在去进攻的话,肯定会使得他们君臣一心,很难获胜,不如现在先还给他粮食。吴国人看越国送还的粮食,个个颗粒肥大,所以把它引进到自己国内,结果第二年灾难更严重了,颗粒无收。

公元前482年,吴王为了争夺诸侯国霸主的地位,率兵去讨伐,国内只剩下太子和老弱的将士,这时勾践早已按捺不住,决心一定要去讨伐吴国,但是范蠡仍然劝阻,他说吴王率领的军队还没有出境太远,现在发无,那么它的主力随时都可以班师回朝。几个月之后,范蠡觉得时机成熟,于是直接攻下姑苏城,杀了留守的太子,吴王听到信之后派遣使者来求和,范蠡则认为现在武力灭掉吴国,劝勾践允许求和。

往后的几年,越国国力越来越强是相反的,吴国国力越来越衰弱,江河日下,于是发力,觉得彻底灭掉吴的时机已经到了,建议勾践立刻起兵灭吴,这一场战争直接消灭了吴国,使得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范蠡让我想起了曹刿,他的再而三,三而竭的思想和范蠡现在的所作所为很像。有想法的军事家一般都不会有太莽撞的行为,遇事三思才能够夺取天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