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曹操杀害,关羽因他一事威震华夏,他若不死三国可能要改写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精彩的一段历史,它起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至公元280年西晋司马炎灭吴一统全国结束。短短不过百年,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他们为忠义、为恩遇、为前途拼杀疆场,最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长达四五十年的三足鼎立之势。三国时期名人辈出,然而有一位先生,他非将非士,不问天下大势,只关心百姓病痛疾苦。看似平凡微末的他,却曾经一度掌控着三国大势,后世史学家认为,如果他当时没死,那么三国割据历史很可能提前50年结束。

没错,他就是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公元220年,曹操风涎病恶化,头痛难忍,麾下大臣荀彧建议曹操紧急召见神医华佗入许昌诊治,曹操这时候已经疼的不行了,就满口同意。华佗很快就被召入魏王府,在对曹操把过脉后,曹操询问华佗该怎么治疗。华佗说:“只饮汤药,已无济于事。”曹操得知病情严重,催促华佗说出治疗方法;华佗支吾一阵后告诉曹操要根除风涎,必须砸开头颅,取出脑袋里的风虫。按现在的话来说,华佗的意思就是曹操这个病,普通的物理疗法已经治不好了,必须用化学疗法,必须做手术才能治好。

做手术这在现代社会看来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可是在古代的人看来,砸开头颅就好比在战场上被人砍下了脑袋,和死亡没有区别。所以当曹操听到华佗说要砸开脑袋才能治病时,曹操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人砸开了脑袋还怎么活?华佗这厮肯定没安好心”,曹操本就是生性多疑之人,他正在思考为什么华佗要害自己。

猛然他想起来了,数月前关羽在襄阳中毒箭手臂差点被废,当时正是华佗不远千里前往关羽营中为他刮骨疗毒,才帮关羽保住了这条胳膊。后来做完手术的关羽恢复了状态,在襄樊一带斩庞德、水淹七军,活捉于禁,威震华夏。后来曹操联合孙权,趁关羽大意前后夹击他,最后关羽兵败麦城被杀,曹操心想华佗这样做肯定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想到这里,曹操斜着眼睛看了看华佗,鼻孔里发出“哼”的一声,只听他愤愤地一声大呼:“来人呀!将这想要陷害我的人拿下,打入天牢!”听说曹操把神医华佗打入了天牢,荀彧赶紧过来了解出了什么事,曹操就把华佗要给自己开颅治病、陷害自己的事给说了。荀彧作为曹操的高级参赞,也不懂医术,所以也不确定是否华佗真的要杀主公。但是他平常在江湖上听过华佗仁义待人、救死扶伤的故事,他认为华佗在民间影响力比较大,而且他也不相信华佗是那种行刺之人,所以后来就向曹操建议让他放了华佗。

只是曹操此时刚刚风涎发作完,还在气头上根本听不得劝。几天之后监狱来报,华佗没禁住严刑拷打已经死在狱中了。曹操听后心情大好,但是脑袋的疼痛有增无减,终于曹操在饱受风涎折磨了几个月后,终于离开了人世。后世史学家对曹操“生性多疑讳疾忌医”的心态感到很遗憾,他们认为如果华佗当时没有被曹操杀害,如果曹操接受华佗的开颅手术治疗,那么三国割据局面很可能会提前50年结束。

因为当时魏蜀吴三国已经逐渐进入了人才更替阶段,各国开国时候的那些功臣到这时已经很老了,所以魏蜀吴此时的朝局正面临新老交替的局面。首先我们来说蜀国,在关羽兵败后,蜀国其实就已经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而公元221年,张飞被麾下部将杀死,之后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兵在夷陵和东吴决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老将黄忠战死,而兵败后刘备身心俱伤,也含恨而死,仅仅一年时间蜀国就从云霄坠落到谷底。

我们再来看东吴,在击败关羽收回荆州后,东吴兵权掌握在后生陆逊手里,而此时东吴已经死了周瑜、鲁肃、吕蒙三位大都督了,像韩当、黄盖、程普这样的老将已经死的死,废的废了。这么说吧,除了一个年轻有为的陆逊,东吴基本没有像周瑜鲁肃那样的人才了。人才凋零,就算孙权再有识人之名,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