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名单原定14人,毛主席说了一番话后,这4位主动放弃评衔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1955年9月初,天津的一家军工厂赶制了一套大元帅制服。大元帅服的肩章由金黄色底面构成,上面绣着红色的国徽和银色的五角星,看上去威武庄严。这套制服本是给毛主席量身定制的,但他却一天也没有穿过。

在得知自己被评定为“大元帅”的消息后,他找到德怀和荣桓:“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主席表态后,少奇、恩来、小平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参加评定军衔。

开国大将原定14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革命战争时期,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在江南领导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李先念则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与徐海东大将相当。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都是八路军、新四军师旅级的军事首长,如粟裕大将就是邓子恢、张鼎丞的部下;比如王树声大将即是李先念副职。在毛主席的提议下,他们都主动主动放弃评衔,最后,没有被授予开国将帅军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