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用人不疑

这是中国古代所一贯倡导的重要的用人原则。

春秋时管仲说,“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说苑·卷八·尊贤》。管仲认为,使用贤才而不信任贤才,是同不知其贤和知而不用同样有损于争霸诸侯的大业。

《三略》中说:“将可乐而不可忧……将忧则内外不相信。”也就是说,对将领要充分信任而不可使他有所顾虑,对将领疑虑,君将之间就互不信任。不信任的后果是将领难以充分展示才华,从而有可能招致战争的失败,并有可能导致其他更大的隐患。

既用之断不可复相疑之,因为即使所任得人,但上下相猜,有乖人和,事业亦决无成功之理。

历史上,魏文侯用乐羊伐中山,秦王用甘茂伐韩国,唐太宗用房玄龄留守京都等,俱是有名的用人不疑的故事。曹操于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并缴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不仅不逐一点对姓名收杀,反而当众焚毁,则更是使君臣上下无由猜疑的明智之举。

战国初年,魏文侯派大将乐羊讨伐中山国,碰巧的是,乐羊之子乐舒当时正在中山国为官。两军交战,中山国想利用乐舒迫使魏国退兵,乐羊不为所动。为把握胜局,乐羊对中山国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消息传到魏国,一些谗臣纷纷向魏文侯状告乐羊因私损公。魏文侯不予轻信,当即决定派人到前线劳军,并为乐羊修建新宅。乐羊围城数日,待时机成熟,一举破城,灭了中山国。班师回朝后,魏文侯大摆庆功宴,酒足饭饱,众人离席后,魏文侯叫住乐羊,搬了一个大箱子令其观看,原来里面装满了揭发乐羊围城不攻,私利为重的奏章。乐羊激动地对魏文侯讲:“如果没有大王的明察和气度,我乐羊早为刀下之鬼了。”历史事件生动地表明,用人不疑是多么的重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