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强势逼迫秦王击缶挽赵颜面,成就“渑池之会”典故

周赧王中三十六年(王午,公元前279年)。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希望能互相和好,并愿意在河外渑池盟会。赵王听后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商议后说"君王如果不去,就会显示出赵国势弱胆小。"于是赵王前去渑池参加盟会,由蔺相如随从。廉颇送他们到边境,并在与赵王道别说:"君王此去,预计路程至盟会完毕,不会超过三十天;要是三十天之内还不回来,请允许立大子为为王,以断绝秦国挟持威胁的念头。"赵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双方在渑池会面。秦王和赵王一起喝酒,喝到甜畅之时,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依言鼓瑟。蔺相如也请秦王击缶,秦王却不愿击缶。相如说:"在五步以内,我可以用颈中的血溅到你的身上!"秦王身边的近臣想杀死蔺相如,相如暨眼呵斥,他们都被相如吓得萎缩不敢上前。秦王只好不情愿地击了一下缶。直到喝完酒,秦国自始至终也无法占到赵国的便宜。赵人事先也加大了防备,秦国不敢轻举妄动。赵王回国后,任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