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打一江山岛遇一难题,张爱萍解决了,此方法后被民间采用

解放一江山岛,是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上将亲自指挥的一个大仗。

当时张爱萍是负责指挥这一次战斗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这是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立体作战。为此,在战前,华东解放军部队多次进行训练。

在备战演练阶段,张爱萍穿梭在陆、海、空及联合后勤部的各个训练场上,观看官兵们的演练,并且实地为他们解决各种难题。

一次,张爱萍观看攻打滩头阵地的训练,发现战士登滩后,鞋子里很快就灌满了泥沙,行动十分不便。他当场同指战员研究出把布袜子缝在鞋帮上的办法,命名为“涉水鞋”。然后,他下令后勤部立即赶制,每人一双,下发到部队。

又有一次,在战士驾着船只登陆时,张爱萍又发现木制登陆船靠岸,总遇到撞岩翻船的危险,战士下船时,船只还向后退。他于是同水手们一起研究,反复演练,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汽车轮胎挂在船外,以防撞岩;登陆船抵岸时,水手持桨自上而后向前支撑,以固定船位。

在随后的登陆战中,战士们在船只上都挂上了几个汽车轮胎,果然不怕撞岩,效果十分好。

战后,当地的渔夫出海,纷纷在船上挂上两三只破旧的汽车轮胎,以方便靠岸时不至于发生碰撞翻船。

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流传出去,沿海很多地方的渔民都开始使用。至今,在全国各地的海边都能看到渔民们的船只上挂着汽车轮胎。

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个做法是起始于解放一江山岛时张爱萍将军的一个应急措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