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根养根仪式在中国古村流传千年

【导读】 河北新乐自隋朝起就被誉为“羲皇圣里”,羲台遗址就在离新乐不远的何家庄。传说,伏羲与女娲成婚后,就是在这里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千载繁荣。何家庄人景仰祖先伏羲,连根养根的传统祭祖仪式也延续了漫漫数千载岁月。

可进行连根养根仪式的古庙

河北新乐自隋朝起,就有“羲皇圣里”的美誉。城北两公里外,就是古村何家庄,羲台遗址就是在此。史书记载:“帝喾巡游此土,见伏羲之圣迹,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而筑台修庙以祀之……”,伏羲与女娲成婚后,“结网罟教民渔猎、养牺牲以充庖厨、尝百草始制九针,生儿育女创百家姓氏”,就是在此地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千载繁荣。 在何家庄历代翻修羲台的遗迹和碑文上,可以看出伏羲文化对村民有着很深的影响。伏羲台中,六佐殿自商周时开始建造,经元、明、清几代翻修,历经数千年岁月仍昂然屹立,记载着朱襄、昊英、大庭、浑沌、阴康和栗陆共6位大将辅佐伏羲,创立太昊大业的功绩。台中还有9块明清时历代重修羲台时刻下的石碑,在清代同治十二年的《重修伏羲台碑记》有这样的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长于新市,兹固生人之处焉。故浴河有流红之瑞,儿池记芳草之祥,载在史志,故为立庙以祀之,报功德也。”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何家庄人对祖先伏羲的景仰,和连根养根的祭祖祈福的传统延续了漫漫数千载岁月。纵使一些碑文已然斑驳,但村民对连根养根的坚持却始终未变。据考证,何家庄的“人祖庙”庙会历史已逾千载,村民至今仍保留着赶庙的习俗。每逢农历三月十八伏羲诞辰,五湖四海的华人慕名而来,共同追思先祖,焚香祈福,羲台巨鼎香烟三日而不绝。落子、布龙、狮子舞,还有高跷和竹马,这些老把式仍在庙口热热闹闹地演着。 何家庄的庙会上,连根养根的重要也有所体现,祭祖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庙会上,为了招待络绎不绝的亲友,村民们摆起了老式的“流水席”,宽板凳长方桌,一拨人换一拨菜。大伙儿赶庙时最喜欢就着凉粉吃钢炉烧饼,这烧饼是从井里打水和面做的,入口酥脆,飘香十里。 连根养根,祭祀祖辈的传统在中国流传了千年,在现代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回老家在祖坟、祠堂或庙会上祭祖,在更多平常的日子里,在网络上使用慈恩天下连根养根、祭祀祖辈的方式也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