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成交的青铜器,究竟是生而为贵还是炒作抬价?

之前小编罗列过一些高价成交的钱币书画藏品,有藏友留言说某些东西根本不值那个价钱,都是炒作哄抬出的价格。就在去年一件青铜器以两亿高价成交,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件青铜器究竟是本身就有价值,还是炒作出来的高价。在17年的西泠印社春拍,一件南宋宫廷旧藏的兮甲盘以1.2亿元人民币起拍,以2.1275亿元成交,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古典艺术品的拍卖纪录。

兮甲盘

这件文物单从外观来看,还真像家里妈妈用来摊饼的平底锅......这个锅...不是,这个“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是我国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属于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出土,盘刻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了兮甲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严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即尹吉甫)而得名。尹吉甫是十堰房县人,为距今约2800年前周宣王的重要辅臣,是湖北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

兮甲盘的生平也是很坎坷了,相传南宋时进了皇宫享受过一段富贵日子,后来被贬落入民间,被不识货的大妈当作了烙饼的平底锅,最后又漂洋过海去了趟国外,直至14年才回到祖国,这传奇的一生都能写一本传记了。当然专业记载是兮甲盘出土于宋代,南宋时藏于绍兴内府。南宋末年战乱,此盘流出内府,逐渐湮灭无闻。元代流落民间,大书法家、鉴藏家鲜于枢在僚属李顺父家发现此盘,已被其家人折断盘足,以作炊饼用具。鲜于枢识宝,遂与收藏。清代又入保定官库。清代末年,辗转落入著名收藏家陈介祺之手,之后失踪,不知收藏所在。直至14年才重新出现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展上。

“兮甲盘”的铭文记述了西周的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等诸多细节铭文,它的“回归”对于研究西周历史、文化及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兮甲盘铭文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兮甲盘的价值,首先这是一件青铜器,我国的青铜器不单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的。而且这件兮甲盘还是一件礼器,并不是市场上常见的实用器具。要知道在古玩收藏界有一个说法,不管青铜器、瓷器还是玉器,同样的年代和材质,礼器最值得收藏,价格一般也最贵。在商周青铜器中,礼器用于祭祀和宴饮,社会地位在当时就已经是最高,这也造成礼器在青铜器世界的举足轻重。

再者兮甲盘里还刻有多达133字的铭文,完整的记录了西周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与南淮夷的贡赋关系,诏令诸侯百姓进行贸易的命令等信息。文字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齐备,堪称一部完整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西周王朝与北方玁狁、南方淮夷等少数部族的关系,西周的赋税制度、市场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兮甲盘来源清晰,且屡见于学术著录,属于青铜器中的“大名人”。宋元以来涉及兮甲盘的学术著录有数十种。大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等都对它进行过考释。王国维称赞之:“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鼎之上。”

最后青铜器在市场上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每每出现都能掀起热潮。此次兮甲盘拍出两亿天价,不少专家评价并不贵。当然这个不贵是相对而言,古董行评估一件文物,往往也有所参照。兮甲盘作为商周青铜器,找参照物并不难。同年4月的佳士得纽约春拍上就有两件青铜器,分别为饕餮纹方尊和饕餮纹方罍,其成交价都双双突破2亿元人民币。有的专家认为,那两件青铜器的价值不如兮甲盘,它们都能拍出2亿多的高价,兮甲盘才2.1亿,不算贵!这也侧面反映出兮甲盘的珍贵之处。

兮甲盘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藏友们手里有需要鉴定或是修复的青铜器,都可以在收藏军师策里找军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