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刘备仁义曹操多疑,为什么张鲁要投降曹操呢?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汉中和徐州、荆州、合肥等一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东汉末年,汉中之地一度被张鲁所占据。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鲁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张鲁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对于张鲁这位诸侯,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那么,问题来了,都说刘备仁义曹操多疑,为什么张鲁要投降曹操呢?

首先,在三国历史人物中,刘备拥有仁义君子的形象,而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留下了多疑猜忌的形象。那么,对于当时处在刘备和曹操两大势力中的张鲁,为什么选择向曹操投降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曹操当时已经占据了广大的北方中原地区,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打败,但是,从概率上看,曹操在当时无疑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人物。

由此,对于张鲁来说,自然愿意投靠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曹操。其次,对于曹操来说,虽然存在多疑猜忌的一面,但是,其也有求贤若渴、宽厚待人的一面,比如对待关羽、刘备、张辽等人,曹操可以做到不计前嫌。特别是张绣这位曾经的一方诸侯,杀典韦、曹昂,三投曹操,可曹操依然重用。所以,非常明显的是,有张绣的例子在前面,自然更愿意投降曹操,而不是刘备了。

在东汉末年这一历史阶段,特别注重出身。对于刘备来说,虽然号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不过,不管事实与否,刘备当时的出身跟曹操、袁绍等诸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在此背景下,张鲁是汉中的豪门大族,自然看不起刘备。就刘备来说,关羽、张飞、赵云等忠心的手下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而就诸葛亮来说,虽然祖先是汉朝大臣,不过等到自己出身后,其家道也已经中落了。和刘备相对应的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很有名望,自己也出身于世家大族,这可能也是张鲁投降曹操的原因之一。

最后,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璋掌握益州后,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由,尽杀张鲁的家人,又遣其将庞羲等人攻张鲁,多次为张鲁所破。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刘璋于是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袭取巴郡,促使两方势力多次交手。由此,对于张鲁来说,和益州刘璋有深受大恨,并且因为多次和益州将士交手,肯定是结怨颇深。在此基础上,张鲁不愿意到益州,也就不愿意投降仁义的刘备了。此外,对于张鲁来说,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去世。在张鲁去世后,刘备还是率兵拿下了汉中之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