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怎么下雪山?11岁女战士一发明,救了数万人

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这种东西以后,便有了历史的记载,记载着我们人类的事与物,记载着这万世间的所有兴衰。因为有了历史的存在,我们才会慎言慎行,才会发奋图强,才会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然后可以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惦记,最终达到名垂千古的宏愿。我们的世界自人类开天辟地以后,每个国家的兴衰早已经被历史记载了,不然,又怎么会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骄傲成绩?又有世界全球通史的文明杰作?对吧,这一切得归功于历史。何谓历史,就是对过去人们发生的事情真实的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下优秀伟大人物以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让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耳熟能详,因为只有学习历史,珍惜历史,我们才能够牢记历史,铭记历史,铭记一些血的教训,少有弯路。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和大事件吧。

红军长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对于长征中红军战士在过草地,爬雪山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却知之甚少。

笔者曾经写过两篇关于长征的故事,之前是关于红军过草地遇到沼泽怎么做?想必这个问题大家自己也思考过,关于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介绍一位年龄最小的女红军,仅11岁,却奇迹般的走完了长征路,她就是王新兰。

王新兰,1942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著名的中共早期党员,本来可以在家好好做富家千金小姐的王新兰,受叔叔的影响从小就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人小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她就负责传递秘密文件的任务。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但是参悟很多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大小几乎都参加了,只剩下王新兰和母亲,王新兰也很想参加红军,深明大义的母亲又怕红军不收。

王新兰母亲当时还特意带着她到红四军的驻扎营地,请求收下小新兰,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看到这位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担心自己不被红四军接纳,就特意提高嗓门说:“红军叔叔,我什么都能干,我力气大着呢!”见如此一位可爱又率真的小姑娘,徐主任笑着问:“那你说说看,你都能做些什么?”

王新兰决心很大,劲头十足的说:“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最终徐主任还是被这位王新兰打动,收下了她。

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雪山每人发一个辣椒,拍冷就嚼一口,王新兰怕辣,就没有带辣椒。王新兰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监督员一直提醒大家:“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了”。

王新兰,实在太小,体力不足,她就是拉着马尾巴攀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起初大家在一步步小心翼翼的下雪山,结果王新兰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滚下几十丈远,竟然没事的站了起来,向战友们挥手,加油鼓劲。

王新兰的无意摔跤,竟然发明了破解下雪山的办法,于是大家纷纷效仿王新兰学习翻滚,学的比较快的战士有时间一滚就是100多丈,就这样红军利用这种办法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毫不夸张的说,王新兰的这个办法,让红军减少了数万人的伤亡,因为滚雪山就像小孩子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玩具,瞬间来了精神,有效的缓解了战士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恐惧。

让人欣慰的是这位小红军王新兰竟然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些大事件和大人物以后,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呢?或者心中对此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呢?还是感慨万千呢?历史的作用就是这样,惊天动地,让人听完看完后正能量满满的。历史就像是我们后人的一面镜子呀,因为有了以史为鉴,所以我们才不会接着犯错误,才可以避免漏洞百出呀。还有这些伟大的人,让我们为人处事的时候,或者让领导者们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可以有参照物,才能更加轻松速度的完成一件事情呀。所以小编觉得,我们活着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踏进历史记载的行列,让自己干一些丰功伟绩出来,造福人类,造福子孙,称为历史的骄傲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