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输给日本的时候,中国GDP排名还是世界第一?

甲午战争中国输给日本,当然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最不靠谱的就是所谓的中国当时的GDP仍然是世界第一,却输给了日本这种说法。

第一,晚清的时候,中国还是个农业国,GDP根本没法统计,都是后来那个大忽悠历史学家估算出来的,很不靠谱。什么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二,晚清GDP世界第一,是日本5倍,都是那个估算出来的结果,看看就行了,不要当真,当真你就输了。

第二,GDP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式,是以发生交易为前提的,但是在晚清的时候,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还是农民,农民的大部分日常生活物资是自给自足的,根本不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怎么统计到GDP里去?

第三,GDP统计数据能够非常准确可靠,这需要极高的国家能力,要具备现代国家的基本能力才能做到,晚清时候的清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现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中国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统计机构,数据也经常不可靠。

第四,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已经是大体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国家,而中国依然是农业国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不是量的层次的差别,而是质的层面上的差别。就好比中国还是一袋子土豆,日本已经是一把尖刀了,怎么对抗?

第五,海军层面,虽然北洋舰队当时的装备水平比日本实际上要高,号称亚洲第一,但是北洋水师的编组、训练和指挥水平还没达到工业化军队的水平,而日本的军队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的改革,已经具备了处级的工业化军队的水平。

第六,陆军方面,日军已经进行了近代化改革,从编组、训练到指挥体系和战术思路,都已经进入现代军队的水平了,而清军当时的主体,也就是淮军,还拖着长辫子,完全没有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第七,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国力上升和发展的阶段,生机勃勃,而中国当时正处在清王朝的末期,一派腐朽没落的气息,不思进取,而且还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权力斗争,根本没有能力动员更多的国家资源来进行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前途的战争。

第八,中日双方当时对战争的影响的认识也不在一个层面。日本很清楚,就是要通过击败日本,获得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和列强平起平坐,向大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清朝方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准备,更没想过这场战争的失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