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西藏人民尊称为活菩萨,原因是因为唐太宗给她的陪嫁丰厚?

非常受争议的,大家普遍都认为,是因为男人打仗打不过了又不想打了,才想到让女人出面解决问题,认为这是政治中最懦弱的表现,和亲政策从很早就开始盛行了,因为在古代游牧民族的存在对于中原民族是一个非常大的危害,他们来去无影去无踪,为了更好地管理他们,只好用和亲去解决这个问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土地最辽阔的朝代,所以这个问题会非常多,而和亲政策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唐朝的和亲和西汉时期的和亲是完全不同的,西汉时期对于匈奴来说更像是取悦,往往和亲的公主在匈奴面前的身份都是非常低微的,而唐朝的和亲不同,唐朝的和亲更像是恩赐,一种文化的交流!最有名的和亲就是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是李唐宗室的远亲,说白了就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皇帝自然不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远的地方,文成公主从小就非常可爱,长得也非常漂亮!从小熟读诗书,礼仪礼数也学得非常周全,她也非常信奉佛教,藏族佛教发展至今很大部分功劳都是来自于文成公主,她也非常勇敢,当唐太宗选中她作为和亲的对象,她没有感到害怕,要知道远嫁吐鲁番对文成公主来说是一次新的投胎转世,意味着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在见到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对于文成公主来说,算是一次新生活的开始!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政治抱负非常伟大,他有他自己的政治蓝图,他非常崇尚和亲,在李世民看来一次和亲的成功,就相当于出征十万雄兵打了胜仗!李世民在位为皇帝的第十四年,松赞干布上书进京,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和亲之事,李世民同意了松赞干布进入长安,为了和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唐朝联姻,松赞干布更是下了血本,他的礼单非常丰厚,黄金万两,珍玩无数,但是这些东西在李世民眼里是不算什么,他更看重的是和松赞干布的这次政治交流!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发展中最大的王是藏族的英雄,他完成了藏族的统一,松赞干布进长安求和亲的时候还正值壮年,那时候他刚刚二十五岁按照现在来说也就是刚刚大学毕业,这样小小年纪的松赞干布就完成了藏族的统一,不由得令李世民刮目相看,在李世民看来松赞干布是值得联手的兄弟国!

过了一年后文成公主,在吐蕃专使的陪同下从长安出发前往吐蕃,松赞干布为了表示诚意和真心,更是在柏海也就是现在的青海亲自迎接,在青海他们举行了嫁娶之礼,便随同文成公主返回了吐蕃的政治中心,也就是拉萨,松赞干布还亲自为文成公主盖了一座宫殿也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藏区生活了几十年,藏区人民对文成公主非常尊敬,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婚礼非常盛大。唐太宗给文成公主的陪嫁特别丰厚,最有名的陪嫁就是释迦佛像了,到现在这尊佛像还敬奉在大昭寺内,还有数不清的丝绸,书本,珍宝,最珍贵的是带来了很多的种植技术些治病的药方,医学书籍,乐理书籍,各个农作物的种子,要知道这些东西在吐蕃都是非常缺乏的,可以说这些比金子珠宝还要珍贵!

这些东西到了吐蕃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自组织一批农作物技术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对吐蕃人传授种植的技术,这些中原的粮食和种子带到高原后,经过精细的灌溉养殖,到了收获的季节,有了惊人的收获,因为藏族人民不善于管理和种植的技术,所以产量非常低不光农业在文化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成公主带来的文官们也开始他们的工作,他们帮助松赞干布记录重要的政治谈话,整理吐蕃的文化,看到这些改变松赞干布非常高兴,藏族文化得到了改变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松赞干布命令一些亲信贵族千里跋涉去到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世民去世的时候让特使送去大量的珠宝金银,还有丝绸私塾,一些农作物的种子,也给文成公主送去了很多的服饰还有一些日常用品,用来嘉奖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看到唐太宗这么诚心诚意的对自己,他也非常感动,更是许诺,如果谁对唐太宗有不臣之心,他会出兵讨伐,唐太宗听了松赞干布的话,心里特别高兴,在文成公主联姻的这段期间,中原和吐蕃的关系更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依然生活在西藏,西藏人民非常爱戴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