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把刘邦封在粮草丰足的巴蜀,最终导致失国,是战略失误吗

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刘邦分封在汉中,其实并不是战略性失误。要说他有战略性失误,其实是另外一个。是什么呢?

我们先不忙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项羽把刘邦分封在汉中,并没有错。

(刘邦与项羽)

刘邦到汉中,感觉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可以提供丰富的粮草。但其实,这并不算一个优势。为什么呢?

其一,从后期的楚汉相争来看,项羽并没有因为粮草问题败给刘邦,而是别的因素。因此,粮草充足并不是刘邦的一个优势。

其二,成都平原确实沃野千里,可以提供丰富的粮草。但是古代交通运输不便,要想把成都平原的粮草运到中原去,供给刘邦打仗用,那是相当困难的。(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等交通工具,尚且经常发生粮草供应不足的问题,何况是刘邦。)

其三,刘邦只是汉中王,他离成都还有一段距离,再加上新来乍到,对成都平原上的地方豪强控制能力明显不足,他不可能从成都平原获得更多的粮草供应。(要知道,三国时刘备入主四川时,都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当地人摆平。而且,当地豪强听说刘备去世后,有一半的郡县都起来造反了。)

由此可见,作为粮草的优势,基本上不是刘邦的优势。

为什么我说项羽把刘邦安排在汉中并没有错呢?

其一,从地理来看,从汉中地区(包括巴蜀地区)出兵,逐鹿中原非常不方便。中间有大巴山、秦岭这些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基本上没办法外出争锋。向东也有巫山及三峡,出行也非常不便。

(秦岭与大巴山)

其二,从历史来看,在秦朝之前,巴蜀曾立国七百多年,但是轻而易举就被秦国派出的司马错及张仪大军给消灭了,巴蜀政权完全无法与中原政权抗衡。

其三,从后世来看,除了刘邦这个特例外,在巴蜀地区建立的政权,没有任何一例实现了问鼎中原的。从这里也可以说,项羽把刘邦安排在汉中地区,是相当有远见的。

那么,项羽的安排,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项羽的问题就出在他分封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把他们安排在三秦之地上。项羽安排这三个人在这里,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刘邦。但这个安排,是项羽极严重的错误。为什么呢?

其一,章邯这个人是秦朝贵族出生,是所谓“赳赳老秦人”中的精英人物,其先祖一生战无不胜,他自己差不多也算得上一生战无不胜(唯一的失败,就是在巨鹿一战中输给项羽)。因此,章邯特别骄傲,特别瞧不上刘邦、韩信这一帮人。根本就没有做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章邯剧照)

其二,章邯在三秦之地失去群众基础。这就是在巨鹿一战以后,项羽活埋了秦军20万人。这些人被活埋,都是章邯投降项羽的结果。可以说,三秦的老百姓对章邯恨之入骨,他们怎么还会帮章邯卖命呢?

其三,除了章邯外,另外两个王,董翳翟王、司马欣塞王,原本就没有领兵能力,不过因为他们投降了项羽,所以项羽封他们为王。项羽怎么能用这两个人来防范刘邦呢?

再加上刘邦在出兵三秦的时候,挑动东边诸侯与项羽大战,使得项羽自顾不暇,因此,最终刘邦很快就拥有了三秦之地。

而刘邦最终能战胜项羽,不是他拥有巴蜀大地,而是他拥有三秦之地。要知道,当年秦国拥有三秦之地,东边六国都不敢和秦朝争锋。现在刘邦拥有了,项羽怎么还能与刘邦争锋呢?

(参考资料:《史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