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书法很一般?田蕴章的一句评价,引来众人的质疑

胡适之,想必只要是对中华民国时期历史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他出生在上海浦东,那时候的浦东可不是现在的浦东,从前的黄浦江以东由于没有开发十分荒凉,胡适出生不久就随母亲去了父亲那里。

大部分人对于胡适的了解都是来源于他的文学作品,怎样诠释胡适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呢?据传蒋介石失败准备撤出大陆后想带走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是清华的陈寅恪而另一个人就是当时在北大任教的胡适了。他19岁是考取了清朝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在那个时代就开始了留学生的生活,回国后参与文化变革,专心学术在北大任教后成为北大校长。一般来讲这样的大学问家的字也应该不错,但是胡适的字却被田蕴章评价为——不行,一般。这不禁让人质疑道:胡适的字自成一体怎么能用他田蕴章喜欢的欧楷的标准啦评价呢?随意在网上找几张胡适的书法来看都可以看出胡适的书法基础临帖的功夫是极好的。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几乎难以找到一位真正可以称得上专业的书法家。但是,在那个文化璀璨的时期却涌现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融贯古今的大学者大文人,而胡适显而易见地是其中之一,并且可以说是其中佼佼者。单纯来说胡适的书法作品很少,但是他留下的随笔等普通手稿却相当多。现在还能找到的胡适手稿可以说是民国时期书法作品的典型之作。其中包括了他所有手书作品,字数高达千万之巨。

同时,这部手稿也记载了当时胡适之与各社会要人的社会关系,基友极大地历史研究价值。专家普遍认为胡适的书法是所谓“学者式书法”,其特征是典雅含蓄流畅,没有造作烦躁闹和江湖之气。即使胡适在民国并不以书法见长,但是上门求字的人仍然是有许多的。

再转回到田评价胡适的话上来,由上可见,田这种说法评价明显是不足的。好的书法作品并不仅仅是讲究其笔法以及章法,其精髓往往在内容上也可以体现出来。作为学者其笔法自然有胡适的特点,随性而动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章法,然下笔必定精益求精,再说到内容上,这还需要质疑吗?不仅如此,田还评论胡适没有书法天赋,说到底没有长期的观察和考量就凭一张嘴下结论,说所谓天赋难免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嫌疑。

说句公平点的话,书法再好也不过是让有内涵的文学作品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来,如果言之无物或者无病呻吟的作品就算是要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之流来写,也不过是外表好看内里却空空如也罢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