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有一猛将,敌人被他打的十年不敢来犯,却被帝王无情处死

历史上有名的悍将很多,比如韩信,比如蒙恬等等,他们的聪明果敢以及带兵打仗时的沉着冷静,都让他们取得了好成就,以至流芳百世.

但有些英雄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有一个好下场,堂堂大将却死在无名小卒手里,不能不让人唏嘘,这些悲剧人物中就包括赵国大将李牧。

李牧带兵打仗是出了名的彪悍,其中与匈奴的战争更让人热血沸腾。

此前,赵国一直受匈奴的威肋,赵军在和匈奴的战争中屡屡落败,这使得赵国士气十分低落,以至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耻而后勇,誓要训练出一支能与匈奴抗衡的队伍。

赵军仔细研究匈奴强盛的原因,从他们作战技术、武器等方面下功夫,学习匈奴的长处,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抗匈奴。至此,赵国倒也训练出一支勉强可同匈奴抗衡的队伍。

但内陆人毕竟与马背上的民族有区别,匈奴人人都可当将士,人人皆可打仗,他们在马上的战术不是汉人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所以赵国依然无法把匈奴彻底赶跑,这种情况,在李牧上任后有了改善。

李牧讲究战略战术,他把《孙子兵法》用到了极致,先是假装一连打败五阵,丢下无数的牛羊粮草,让匈奴误以为赵军战败而逃。狂妄的匈奴人不疑有诈,他们的主力放心地从草原走出来抢夺赵军的战败物资。

由此,李牧已经成功了一步。只要匈奴人走出草原,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李牧就有办法实施他的第二步计划。等匈奴人来到长城外围时,李牧继续示弱,命令士兵不可战胜。

这一方式,助长了匈奴人的傲气,他们开始滋长轻敌之心,以为赵军不过是无能之辈,不足以为敌,这时候,李牧觉得时机成熟了。趁匈奴人放松之时,他带领赵军摸到匈奴人的营地,把睡梦中的匈奴杀死,同时出动大量战军包围匈奴大营,射杀匈奴的逃亡者。这一仗令匈奴元气大伤,从此十年不敢南下。

除去对抗匈奴,李牧在与秦军的对战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当时,秦国三番五次派兵攻打赵国,赵国无人能敌,反而损失惨重,危急之下,赵王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对抗秦军,李牧大破秦军十多万,给了秦国重重一击,为此还使得秦国大将樊于期出逃燕国避难。

公元前232年,秦国再一次出兵攻打赵国,李牧又一次应战,并且依然取得胜利,重创秦军。然而李牧的成功,却刺激了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于是开始有人心中暗暗盘算了。

这时候善于攻心计的秦王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令他在朝野四处散布李牧的谣言,这一招狠着把李牧推入绝境。李牧失去了赵王的信任,赵王还要派人追杀他。李牧得知消息后,匆忙出逃,在半路上就被追兵杀害。

李牧的遭遇,正是许多英雄人物的缩影,往往功高盖主的人,最后都没有一个好下场,因为功劳越大,越容易让人嫉妒。不管是大臣,就连皇帝也会滋长防备之心、所以说飞鸟尽、良功藏这话可谓真理。只是可惜李牧一代悍将,终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直令人可悲可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