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与中国打仗,美国援助印度18个步兵旅武器:结果送运输机也没用

1962年 印军是一击即溃

1962年,过度膨胀的印度挑起中印边境战争。开战后,印军一溃千里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应对中国军队的反击。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紧急致信苏、美等国求援。不久之后,苏俄紧急向印度支援了13个陆军师和2个空 军师的装备。在苏俄宣布援印三天之后,美国也决定援助印度18个步兵旅所需的全套美制武器。此外,肯尼迪总统也同意了尼赫鲁希望美国优先向印度出售C119运输机等装备的要求。不过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拒绝承认曾 经向美国求援,直到美国公布了这些援助物资详细表。

印度的C-119运输机

在1962年战争期间,印度共计接受了79架美制C-119运输机。这些C-119中的一部分为印度向美国采购,另一部分则为美国援助。由于同时承担了向印度运输其他武器的任务,美国的C-119往往是满载武器弹药飞到印度,落地之后连飞机带货物一同交付“送”给印度军队。事实上,这些飞机也对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军队的战略运输起到了关键作用。以10月份的克节朗河谷战役为例,参战的印度第17伞兵团的几乎所有重武器(包括一个野战炮连)都是通过C-119空运至战区的。

克节朗河谷 印军仍然落败

战后,美国在南亚问题上的态度极为暧昧。一方面他们同巴基斯坦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地从苏俄人手里争取印度。1964年5月,美国原则上通过了向印度提供价值5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的提案。6月6日, 美国公布了对印军事援助的具体细节。而美国与印度接触的种种做法激怒了当时南亚地区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巴基斯坦。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巴基斯坦不得不在战略上靠近刚刚在边境战争中大败印度的中国。

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

1965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这一举动又深深地刺激到了美国的神经。美国以此为借口暂停了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推迟了阿尤布·汗的访美计划。毫不夸张的说,美国人毫无战略眼光的外交直接把巴 基斯坦像皮球一样踢到了中国身边。不过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时,由于地理上的阻隔,中国并没有能够十分有效的支援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不得不回到此前的亲美道路上。阿尤布·汗与1965年12月访美时便公开表示“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安全负有第一责任”。

巴基斯坦被迫签下投降书

企业号都拦不住

第二次印巴战争后,美国重新调整了其在南亚问题上的立场。这也使得美巴关系重新回暖。相应的,印度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开始亲近苏俄并疏远美国。1971年,看准了巴基斯坦内乱的时机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这一次,在支持印度的苏俄的压力下,美国再次抛弃了巴基斯坦。整个战争中“对巴基斯坦负有第一责任”的美国仅派出了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孟加拉湾地区撤离侨民。由于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辉煌胜利,印度确立了在南亚次大陆上的“霸主”地位,苏印“实事同盟”也变得更加稳固。而惨败的巴基斯坦也终于认清了远隔千里的美国无法保证其安全,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至此,美国完全丧失了在南亚次大陆上的话语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