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说了一个典故,保全了儿子、自己和李唐

皇位的诱惑是无比巨大的,而争夺皇位的战斗也是残酷无比的,在这场战斗中,只有一个结果:不是你是就是我亡。很多人都对朱棣或者李世民当初的篡位很是不满意,但是我们应该想到,他们的处境也并不容易,他们就算没有对皇位的觊觎之心,但是他们已经身陷了这场战争,李建成想干掉李世民,朱允炆想削藩,他们的篡位都有他们不得已的地方。

朱允炆的大军在被朱棣攻克之后,他本人的生死之谜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一般认为他是被火烧死的,但是被火烧死之后的尸体是难以辨认的,朱棣怎么能知道死的那个人就是朱允炆呢?于是有人就联想到了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也有寻找朱允炆的动机在里面呢?

不管怎么说,朱允炆的结局是悲惨的,那些被赶下皇位的皇帝自古以来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说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虽然他实际上是被自己的儿子逼下皇位的,但是他却能得以善终,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年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李世民凭借着命运的垂怜和自己的实力,惊险地战胜了自己的兄弟,取下了他们的项上人头,之后尉迟恭直接穿着带有李元吉李建成的血的铠甲进入了皇宫,逼迫李渊交出大权退位让贤。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远比大家想得更加有谋略,大家对他并不是很有才能的这个认识大抵上出自于李世民后来篡改历史的时候,将自己的作用夸大了,将李渊的作用减小了。李渊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眼下他他只想把自己苦心创建的大唐给保住,让它能够少一些留学。

于是李渊在见到李世民的时候,就对他说了这十个字: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搞懂这句话中的“投杼”的意思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什么叫“投杼之惑”呢?这是一个典故,讲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孝子曾子身上发生过的一件事。当年一个和曾子同名的人犯了杀人罪,别人第一次来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母亲还能照常织布,但是第二个第三个人到来之后,他的母亲就开始惊恐了,扔下手里的梭子越墙而逃了。简单来说,这个故事讲的是,即使是大孝子曾子的母亲也难免“三人成虎”,怀疑自己的儿子。

李渊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李世民,自己过去听信了别人的谣言,误认为李世民如同太子党的所谣传的那样,确实犯了罪,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李世民和曾子一样都是清白的。

这句话肯定了李世民,是李渊服软的一个信号,而李世民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父亲同意让贤了,不会和他鱼死网破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