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东北走出,钱学森看好他,周润发拍电影向他致敬,他是谁?

1957年夏天,江苏南京市郊一户沈姓人家傍晚饭后正在聊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一个蓝色火球从天而降,窜入屋内来回旋转。

啪嗒一声之后,火球熄灭。第二年,沈家的妻子生下一个不到2公斤的瘦小男孩。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抚养,这个孩子被赠送给一对辽宁夫妻,几经辗转后改名为张宝胜。

上述描述来自辽宁省本溪市科技协会主席诸葛喜汉1991年所著的畅销书《超人张宝胜》。关于张宝胜的出身,充满了玄机。

在这本书中,他被描述成神胎下凡:他三岁就能从锁好的柜子里用“意念”调出饼干和糖果吃;他五六岁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东西,他走到哪里原本不孕不育的夫妻就会喜得贵子,他具备透视功能并预报了唐山大地震……

而在现实世界里,张宝胜不过是辽宁本溪一家铅矿的普通勤杂工,因为身体瘦弱,从小便容易被人欺负。

他的发迹,来自文革后那场“耳朵识字”的浪潮。

1979年,《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大足县一个名叫唐雨的男孩能用“耳朵认字”。报道一出,全国各地的“耳朵认字”者顿时层出不穷,就此引出了一个“气功”、“人体特异功能”大行其道的时代。

尽管,四川医学院在对唐雨“耳朵认字”行为的调查报告上如此写道:我们对唐雨做了25次试验,他有时用耳朵‘认字’,有时用手指、头顶、小腿、足底‘认字’。结果表明,除了6次偷看未成而拒绝辨认外,其余19次都是偷看后认出的。

1980年,当“耳朵识字”兴起之时,张宝胜即宣称自己有"非眼视觉"功能,能够通过鼻子嗅出纸上的文字,还能通过“气”表演意念移物,将药片从密封的药瓶中取出来。

在当时,整个中国正在阵痛中茫然无措,不知前路何在。任何能带来些许改变的事物,都容易得到聚焦和追捧。

在观看过张宝胜的表演之后,铅矿领导将他上报至本溪科技协会。1982年5月,他被请到北京。向国家领导人表演“以鼻嗅字”“隔信封猜字”。

这次成功演出让他的特异功能得到肯定,认为张宝胜的特异功能可以用于军事目的。随后他被调入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人创建的保密单位507所,进行“突破物理空间障碍”以及“隔墙透视”等方面的研究。

尽管钱学森本身是搞空气动力学的,但晚年却对“人体特异功能”极感兴趣,成为了重要的推手和号召者。

张宝胜成名了,他再也不用回到工作繁重,任人欺负的矿场。来到北京之后,他又增添了不少“超能力”,比如这个:在他家中,他经常请人吃饭。他可以把糕点 、水果、饭菜直接搬运到别人肚子里。据悉亲自体验的人还很多。

1992年,作家郑渊洁在长篇童话《蛇王阿奔》里,就描写了一个阿奔与某气功大师的徒弟比拼的场景,双方比拼“功力”,看谁能把三斤米饭送进对方的肚子里。

就这样,靠“特异功能”,张宝胜赢得了"神人"、"中国圣人"、"活佛菩萨"等美名,一跃成为能够享受专宅,出门专车接送,警车开道,以及专职服务员的“国宝级大师”。

1994年,他家乡本溪的电视台为了制作一档春节节目特意去北京拜访他,发现他的房间里有足足13部电话,炙手可热。

而以他的经历创作的电视剧《张宝胜》也随之登上荧幕,李谷一为这部电视剧献唱了主题曲。

虽然这首歌很悲凉,今天听来有点不祥之兆:

天苍苍 地茫茫

大路在何方

把心伤

男儿有志无处去

命啊 为什么让我流浪

流水长 路更长

晚风添悲凉

饥寒交迫家难归

哪里把身藏

男儿有志无处去

命啊 为什么让我流浪

从1990年到1998年,他连续出现在春晚现场第一排座位八年,因为他说:节目组如果不请他,他就会发功把所有的灯泡震碎。

在这期间,周润发的电影《赌神2》里,也出现了一个名叫“张宝成”的特异功能大师。

各路名人明星也随之而来,人们都渴望见到这位大师。李嘉诚、琼瑶、林青霞、齐秦等名人纷纷与他合影,当面目睹他的“神功”。至于国家领导人,更是不用说了。

几年后,一位国家领导人病重患上脑血栓,张宝胜还参与了抢救,但不幸的是,大师也有不灵的时候,没救过来。

再后来,大师的表演开始败露,几次在表演中相继被媒体发现:他需要以上厕所、“培养情绪”为由离开现场,对道具进行调包;拖延时间,在观众注意力疲惫之后耍诈完成表演。

而他的那些绝技,也被各地的魔术师和打假者陆续拆穿。他们个个都现场表演出了跟大师一模一样的绝技,耳朵认字、徒手掰弯叉子、不开瓶盖倒出里面的药片……

不开瓶盖倒出里面的药片,其实是一个简单至极的魔术手法。也就是事先在瓶盖上做手脚,让瓶子有一丝观众看不出来,而又能容许药片通过的缝隙。

此后,张宝胜大师就逐渐沉寂了。

他已不在江湖多年,但江湖仍有他的传说和一众模仿者。

2014年12月,辽宁沈阳光音时代文化传媒公司推出“盲眼读书”培训活动,2天收费49000元,“快速培养孩子蒙眼识字的能力”。

2017年,四川成都潜龙智德培训班超动力“蒙眼识物”课程,近百名中小学生参与,部分家长花费超过数十万元。

2018年6月,湖南长沙一小区推出“全脑灵动学习班”,12天花费20万元即可学习“额头吸铁勺”和“鼻子认字”等特异功能。

2018年8月4日,这位大师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年60岁。

在微信上搜“张宝胜”,会发现一个名为“张宝胜特异功能研究会”的公众号。这个公号只发布了一篇原创文章:《祝“宝胜”一路走好》。

阅读量是10w+,一众读者纷纷留言缅怀大师。

其中有人留言说,刚刚参加完他的葬礼。“宝胜6月份还在给人治病呢,他一定会保佑我们每个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