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农在老家祖坟挖出5层青石板,考古专家,快撤离,我们接手

在古代,墓志铭主要是记录墓主人生前的一些事迹的一种碑文,一般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他们一般是找一些社会上地位比较高的人来给自己写墓志铭。

可是在浙江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却发掘了一个墓志铭,这个墓主人,既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什么富豪,但是他却享有墓志铭的待遇,而且这个墓志铭是由当时的一品大员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亲自为他写的,这个墓主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怎么会享受到这样高的待遇?

浙江省新昌县为了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对城南边的一个小山村进行整体搬迁,该村的搬迁任务涉及到一个小山头,叫仙女山,这个仙女山相传是一座风水宝地,在山上有大概好几百个坟墓。

在挖掘其中一个较大的墓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平常的坟墓一般也就一层板,但是这个墓挖了三层板还没有挖到墓室,他们发现一个墓室上面镶嵌着一个石盒子,而是盒子上面刻了很多的文字。

村干部觉得这个墓碑可能是一块文物,于是就上报县里的文物部门,文物部门第二天就派考古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经过考察和研究碑文发现,这个墓主人是一位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张谟。考古专家表示,保存如此完好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在新昌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现。

最让考古专家们感到奇怪和诧异的是,这位读书人的墓志铭竟然是由两位一品大员所书写,一位是当过兵部尚书的吕光洵所写,另一位是中过榜眼,后来当礼部尚书的潘胜所写。

考古专家对村里的人说,我们全权接手这个仙女山的搬迁工作,经过考察,考古专家们发现,这个仙女山的整座古墓保存的都非常完好,密封的非常完整,就连一些小的缝隙都没有放过。

于是考古专家继续挖掘,这个古墓,当打开到第五层板的时候,发现了有四个墓室,但是,却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文物,而只是一些零落的尸骨,专家鉴定,可能与当时的薄葬习俗有关。

这时,村民拿了一本书,上面记载了村里的历史,原来墓主人张谟的儿子张爱山和两位一品大员是好朋友,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请了这两位好朋友为自己的父亲写了墓志铭和墓志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