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风采:中国北方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这也是晋阳文化的历史

其实说到晋阳古城,在我们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晋阳地区的历史,那真的是一直都是被人们称作是一部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之间交流活动的历史。

在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就便采取了当时魏绛提的建议,打开经济领域民间贸易的先河,魏绛的政策的成功实施,这不仅仅使得晋国也在山西的省内的北部开放了县邑。

晋国的赵简子在执政时期,他所推行的就是新的田亩制度以及税赋制度的改革,将所有荒地开垦,而且,周边的很多土地以及丘陵地带也成为了十分广阔的农场。

从北魏一直到唐末五代,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便大规模的南迁到了内地,他们与汉民族全部混居在一起,在他们建国立府之后,晋阳就便成为了他们的陪读,或者说是基地,也便成为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区,而晋阳的很多地区在经济方面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在五代时期,也是一直都是用“积粟甚多”,来作为经济基础的。

而明清时期,发源于晋阳地区的晋商崛起,而且也开展了跨国金融和贸易的先河,也一样是以巨额的存款来作为经济基础的,这也其实就很好的促进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还有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得北方的人民不会受到游牧民族的侵略。他的改革成功,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军事上,更为重要就是他改变了赵国的民族结构,而且很好的加速了戎狄部落的汉化的过程。

为了可以恢复汉室的政权,还建立了以“汉”字做底的国邦国号,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刘渊的整个家族的“汉化”已经是相当广泛了。

这里还要说一下,在北魏时期,北方民族的草原文化和中原华夏的农耕文化的交融互补更加要突出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王郭村就便发掘出土了很多的北齐和隋代时期的墓葬。在这其中,就是以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和隋末虞弘墓为代表的。

其实,晋阳文化总的来说,他所体现的,就是在三晋大地上的人民的豪放,豁达,不服输的精神与性格,他们会用尽全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晋阳文化也是具有多元化的,可以说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