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丨住进了荣华,失却了家——我悲贾元春

红楼一书,曹雪芹公开宗明义,是为几个非凡的女性书写。曹公认为女人是水,清雅透澈;男人是泥,污浊不堪。在红楼的女性主角里,黛玉可怜,宝钗可爱,湘云可敬,熙凤可鉴。四位女主角通过她们的一言一行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各有千秋。在这些主角之外,那些宝玉身边的女配角也被曹公刻画得玲珑剔透、入木三分。

不过这些女孩的命运大多都是悲剧收场,令人扼腕。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应和了曹公对人生的看法“原应叹息”,这个判词或许可以用在每一个尘世人生的总结中,无一例外。

贾府四春的三个妹妹,命运当然值得悲悯,可宝玉亲姐贾元春的短暂一生,虽然在红楼梦里描写不多,却是我最不能释怀的。生于显赫之家,却死于深宫荣华,这是命运对这个女子最残酷的捉弄吧!

正月初一,侯门喜得千金,这个女孩从此就注定了一生的身不由己。她的童年也许是她人生最开心的日子:家里人对她奉若明珠,有求必应,即使有小小的悲哀,马上就会有不同的人想尽办法哄她破涕为笑。她一定会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吧!

可我总觉得,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贾政就有了把她嫁与帝王家的想法,以此换取家族的长盛不衰。原谅我总是以叵测的居心去揣度这些封建官僚人物,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的得失,所有人都是他们加官晋爵的筹码。

一转眼,元春已到了待嫁的年龄。适逢皇帝选妃,贾政的计划得以实现,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凭身世、论容貌、较才学,元春都是无可挑剔的一流人物,当然是一选即中。对于皇室来讲,他们也乐于和贾氏联姻,以笼络人心。对于全体贾氏宗族,这更是给极尽荣耀的贾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人不欢,无人不喜!贾府上下,谁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元春一定沉浸在喜悦之中。

可这少女早已读了白乐天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她知道帝王的喜怒无常和乾纲独断,得宠和失宠只在一线之间,嫁入那看似辉煌、实则冰冷的皇宫,她身上所有的生气都会被寂寞耗尽,最终也会沦为白首说玄宗吧!对于生在公侯之家的元春来说,这就是既定的命运,也是悲剧的开始。

出嫁那天,是红与金弥漫了整个京城。当元春戴着凤冠走出贾府正门,即将踏上凤辇的那一刻,没有人注意到元春含泪回望了一眼自己的家:从此人生无根蒂,随风飘如陌上尘。若问我心失何处,只向春闺梦里寻!

入宫十载,天恩浩荡,元春荣宠备至,贾府自然也是如鱼得水。元春省亲,她知道如今她和父母亲人只可论君臣,无理谈至亲。但当她看到祖母、父亲、母亲跪在她的眼前,不敢随意抬头看她,那种隔阂与悲哀是他人永远也无法体会的吧!这种矛盾的伦理对元春来讲真的如噩梦一般。直到看到了宝玉,这个她曾经悉心带大的弟弟,她似乎才觉得这次省亲有了真正情感上的慰藉。

欢愉匆匆逝,转眼又一春。那次省亲之后,元春又回到了那红金交错的宫墙之内,只有她身边的宫人知道元妃曾夜夜望向宫墙之外。

那难捱的日夜啊,那无尽的春秋啊……龙心莫测,这岂是如元春一般年华正盛的女人应该有的凄清孤独?

人生难料,或许也是解脱,元春来到了她生命的尽头。她对御医和宫人的忙乱已经毫不在意,视而不见,只在心里默念着:愿此后生生世世勿复生于王侯将相之家,哪怕嫁与村夫,淡饭粗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