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领东北,为侵华战争筹得80%的战备资源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的日军仅仅只有500人,主要还是南满铁路上的警察部队,而驻扎在北大营的东北军队号称是当时东北军的主力第七旅,再加上其他的部队大概有上万人,在东北军20倍于日军的情况下张学良竟然下令不抵抗,导致日本人不费吹灰之力地在三个月之内占领了东北三省,张学良的40万大军将东北三省拱手送给了日本人,与此同时还有东北的巨大资源,日本才有底气和实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晚年的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后来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当时张学良刚刚上台,本可以利用日本试探性侵华之时,以反击侵略为号召沉重打击日本,500日军根本不是万名东北军的对手,胜战后张学良必定赢得军内权威和东北民众的大力拥护,再按照其父的老套路,在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周旋,东北可保平安。本来一手好牌,可被花花公子出身的他打成了民族之殇。

张学良的判断失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此时的东北在张作霖手上已经建立了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为主的重工业,以及纺织和农产品加工主为的轻工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国内最先进和完整军工产业和体系。

张作霖还有当时民国最强大的海军,拥有大小军舰26艘,甚至用商船改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虽然只能起飞两架舰载机。918前的东北还造了中国的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汽车!而且这辆汽车的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高达70%。

当时的东北因此也被称作“中国的鲁尔区”。当时沈阳和大连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可以说东北在918之前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当时东北军除了海军外,还有拥有300架飞机空军,陆军拥有国内其它军阀所没有的60辆FT17雷诺坦克,这些基本在后来都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同时一并落入日本之手的还有包括军用车辆在内的约5000辆各种车辆,约1500门的各种火炮和2000门迫击炮,4000挺各式机关枪,12万支各式步枪,还有不计其数的弹药。

这些装备可以直接武装20个陆军师,并且是装备水平可与日军比肩的一流部队。对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损失是东北的兵工厂全部落入日本人手里,设备折合美金10亿元,这些兵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了大量日军和皇协军。

日军占领沈阳后,从张学良官邸搜出的黄金8万条运往东京,每条重2斤,记256万两,价值华币达2.6亿元。当时国民政府一年的岁入也不多是7亿多,大帅府的黄金就有1/3多。

日本人把东北当作准备永久占领的领土和全面侵华的跳板来经营的,到1945年投降前夕从日本来到东北的拓殖者就超过百万。可以说日本正是利用东北的资源,人力,才得以在六年之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东北地处东北亚,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广大,黑土地肥沃。在地理面积上,占据当时中国陆地面积的1/10。张氏父子依靠东北争雄天下,所以对东北大力经营,在俄国、日本两大帝国之间求生存谋发展,并把东北建设成为民国以来少有的“模范”地区。

东北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最、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等都是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1930年东北地区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38%的对外贸易。

1932年至1945年,日本从东北掠走煤2.23亿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木材1.4亿立方米。煤炭、钢铁等作为日本生产杀人武器的原料大多被运往日本本土的大孤、京滨、中京、八幡等军工基地。

1937年之后,日本制定了“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进一步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掠夺东北的矿产资源,并大量运往日本本土。1943年东北煤的总产量是2500万吨,其中70%的煤产量(约1700多万吨)被日本掠夺。此外,东北的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金属制品、油脂、蜡制品、水泥、火柴及棉布等物资也是日本掠夺的重点对象。

张学良至死也没敢回大陆,以一己之力,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如此灾难的,历史上也绝无仅有了。请关注: 远方的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