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陈嘉庚:一生都在为新中国建设奔波,赚来的钱都用在办学上了

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忘记革命先烈,一大批把生命都献给新中国的人,经过毛主席时代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硕果累累,让事实说话,看看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在当今的人们看来,是难以置信的奇迹。是的,当今只有少数人对此能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从1921年到1937年,厦门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寂寂无名到跻身一流,陈嘉庚独立支撑了整整16年,把厦门大学捐给国家之后,陈嘉庚曾在一篇文章当中写到,为善不终,贻累政府,抱歉无似,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

从1904年创业到1931年企业濒临倒闭,陈嘉庚在这28年间支出的金额为1331万元,这其中1217万元都是为了兴办学校,也就是说,陈嘉庚把它赚来的钱,90%以上都用在办学上,直到家财散尽,1949年5月,毛主席邀请陈嘉庚前往北京参加筹备第一次政协会议,将陈嘉庚奉为华侨首席代表。

这张照片呢就是第一次政协会议代表们的合影。正中间的是毛主席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就是陈嘉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更是亲自邀请陈嘉庚上天安门城楼观礼。陈嘉庚一面为祖国结束战乱,恢复和平感到由衷的欣慰。另一方面又为饱受战乱摧残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痛心不已,在北京的事情一结束,他立刻向毛主席要求回到厦门主持两校的重建和扩建工作。

此后,陈嘉庚除了参政议政以外,其余的时间几乎全在各个工地视察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75岁高龄的老人。陈嘉庚一生把自己很多钱献给了公益事业,献给了办学,而自己的生活确实非常的简朴,一把雨伞也是一补再补。他亲人曾经建议说要更换掉,陈嘉庚一直不同意,包括很多衣服,包括袜子,有一双袜子也是很破了,亲人给他讲这双袜子就不要再补了,结果他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他这个情怀啊,使我们当今的人非常感动。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丧仪极为隆重,为他执绋领头的第一人是周恩来总理,第二个人就是朱德委员长,毛主席更是曾为陈嘉庚亲笔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在当年集美小学刚刚建成的时候,陈嘉庚为其每亲笔题写了诚意这两个字来作为校训,诚以卫国一一处试试他对这两个字作的注解。而他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地向人们传达这两个字的精神。曾经有人说过,企业家常有,而陈嘉庚不常有,教育家长远而陈嘉庚不常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