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我国的文学巨匠,为什么会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汉字作为我国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是我们的母字,更是一种活着的历史见证者。它经历了历史的长河,经过了无数次的变革,最终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可以说它是多么的重要。它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更是一种骄傲和自豪。但是鲁迅先生作为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却认为它不消失的话,中国一定会灭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次他在《救亡情报》的访谈时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后来这句话被收入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之中。这本书的开头便是这句话,鲁迅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便是:因汉字的难写和深奥,会使得中国很多人永远都是和先进的文明隔离,中国的群众也不会就此聪明起来,理解到自己所受的压榨,理解到整个民族的危机。他还说自己就是深受汉字的苦,比如教学生把“薑(即姜)”、“鸞(即鸾)”写进格子里面去,就得花费一年的时间来练习,这就是在折腾自己。

文化运动时期,他也不止一次地提过汉字的缺点,比如他在一本书中写过:汉字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咱们的先人们却比汉字还要古老,所以咱们也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宝物。到底是为了汉字牺牲我们,还是为了我们而牺牲汉字,这是一个问题。这只要是一个有理智的人,都能立马回答的问题。鲁迅更是在他的一本书中说到:之前的老版字真的是愚弄人民的好东西,汉字同样是附在中国劳苦百姓身上的病毒,如果不除去它,结果就是自己死去。

在他们那个年代,激进的鲁迅先生为了拯救当时的中国人,提高中国人的知识水平,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全国不再使用之前的方块字,使用简化的文字。废除汉字只是他提出的解救中国的众多办法之一 。

在鲁迅先生提出废除汉字的同时,老版字的改版工作已经开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迅速的推广了简化字,而且在群众的反映中也是非常好,由此也证明了方块字不但不是毒瘤,反而是一种良药。其实我们可以仔细的想一下,当年的鲁迅为何要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主要是当时的中国还在封建思想的牢笼之中,人们已经被以前的固有思想绑架,认为只有学好当时的文化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当时的社会是劳苦百姓占大多数的时代,而文化这一块基本已经被有钱的人垄断,下层人民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他才提出这一个方案,意在说明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把广大的群众思想给解放了,整个国家的思想才会变高,这样才会有民族的危机感,才会懂得国家的重要性。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仍然在使用繁体字,但是文化却是先进的。有一些国家在使用英文等文字,但是他们的文盲率却超过了中国。

所以说汉字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之所以不会灭亡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